《兵车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车辚辚,马萧萧①,行人弓箭各在腰②。耶娘妻子走相送③,尘埃不见咸阳桥④。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⑤。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⑥。或从十五北防河⑦,便至四十西营田⑧。去时里正与裹头⑨,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⑩。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11),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12)。况复秦兵耐苦战(13),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看今年冬,未休关西卒(14)。县官急索租(15),租税从何出?信是生男恶(16),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17),生男埋没随百草(18)!君不见青海头(19),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释】 ①辚辚:行车声。萧萧: 马鸣声。②行人: 行役之人,应募出征的兵士。③耶娘: 即爷娘。④咸阳桥: 陕西咸阳县的西渭桥,由长安出征土蕃,此为必经之路。⑤干: 冲犯。⑥点行: 按百姓户籍征调从军。频: 频繁。⑦或: 有的、有的人,不定指代词。防河: 驻防黄河一带。⑧营田: 原是汉朝屯田之制,被征役的人,有事作战,无事种田。⑨里正:即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设里正一人,掌管户籍赋役等事。裹头:古时以皂罗三尺裹在头上作头巾,因出征人年幼,尚不能自理,故由里正代为裹头。⑩武皇:汉武帝刘彻,历史上以武功扩边著称。这里借以指代唐玄宗。(11)山东: 指华山以东广大地域。汉家: 汉朝。这里指唐朝。(12)无东西:指庄稼种得散乱歪斜,不成行垄。(13)秦兵:指关中一带原为秦地的士兵。(14)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域。(15)县官:指朝庭。(16)信: 实在、诚然。恶: 不好。(17)比邻:近邻。(18)随百草:指死无其所,与百草同腐。(19)青海头: 青海边。唐代时常在这里与土蕃作战。
【诗大意】 兵车隆隆,战马萧萧,出征的兵士弓箭挂在腰。爷娘妻子扶老携幼尾随相送,烟尘迷漫湮没了咸阳桥。亲人们扯衣顿脚拦道痛哭,哭声震耳直冲云霄。过路者询问一个出征的人,回答说:接连不断的按籍征兵。有的人15岁即去北边黄河戍防,40岁仍去屯田征发西行。去时年幼里正帮助裹头,回来已白了头还去戍守边疆。频繁征战边地流血成海,皇帝仍一再发起拓边战争。君不闻,华山以东二百个州县,千村万落田园荒芜。纵使有健壮的妇女从事农耕,庄稼也种得歪歪斜斜不成垄亩,更何况秦地士兵吃苦耐战,任意驱使简直鸡狗不如。老先生您虽询问,我们当兵的有冤那敢申?再看今年冬,向关西派遣士卒仍未停止。朝廷又急迫索租,无人种田租税又从何出?现在实在是生儿无用,还是生女的好。生女孩子还能嫁到近邻,生儿只有出征当兵,弃尸荒原。君不见,青海的尽头,从古至今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喊,天阴雨湿其声尤其凄惨。
【赏析】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巨幅征行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百姓,换上戎装,佩上弓箭,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尘,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的咸阳桥都遮没了。哭声震天动地,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走,急行也。一个“走”字,又赋予了诗歌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出征,眷属们奔走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 哭声遍野,震耳欲聋! 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它揭示出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把矛头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心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又开拓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境界。诗人用 “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映照,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了一层,并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诉,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示了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发出 “生女好”,“生男恶”的慨叹。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 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首叙事名篇,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未评论一语,而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样就使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汇了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叹息肠热的忧民形象也自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上一篇:《关雎》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匆匆》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