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原文与翻译、赏析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②,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③,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④。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⑤,江南游子⑥,把吴钩看了⑦,栏干拍遍,无人会⑧,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⑨?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1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12),揾英雄泪(13)!
【注释】 ①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赏心亭: 在建康西面城楼上,面临秦淮河。②楚天:南方的天空。古时楚国,拥有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遥岑:远山。远目:远望。④玉簪螺髻:玉制的发簪、螺形的发髻。这里是比喻不同形状的山峰。⑤断鸿:离群鸿雁。⑥江南游子:作者自称。他本是北方人,多年来在江南地方作客。⑦吴钩:吴地出产的一种宝刀。⑧会:懂得。⑨“休说”三句:是说自己不愿学张季鹰贪恋物质享受,辞职回乡。休说: 不用说。鲙 (kuai快): 把肉切细做菜。季鹰:张翰的字,晋朝吴郡(今苏州)人。在洛阳做官时,因秋风起就想到家乡的鲈鱼鲙和莼莱,辞官回乡。⑩“求田”三句:是说自己不学许汜只为个人打算,否则会被有才气的刘备所耻笑。《三国志·陈登传》记载,刘备(即刘郎)曾讥笑过许汜求田问舍(购买田地房产),只作个人打算。(11)“可惜”三句:叹息时光虚度,虽然担心风雨飘摇的国家命运,但却毫无建树。晋朝桓温见到早年种的柳树长到几人合抱那么大,感慨地说:“树都这么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12)倩:请。红巾翠袖: 少女的装束打扮。指歌女。(13)頫(wen问): 擦拭。
【今译】 南国的天空,千里寥廓,秋色澄鲜,
江水远去,一直流向那缥缈的天边。
远山呵,像美人的螺形发髻,像玉制发簪,
却徒然为我提供了一腔忧愁,满怀恨怨。
站在夕照的亭楼上,听离群的孤雁哀唤,
我虽南归多年,却仍似游子漂泊在江南。
把宝刀看了又看,把所有的栏干拍了一遍,
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此地登山临水的观感。
不要说什么鲈鱼甘美,季鹰曾为思乡而弃官,
尽管眼前又是秋风起了,我怎能把他当样板?
更不想去学许汜买田置房,只为个人打算,
我怕被那雄才大略的刘备耻笑而羞红了脸。
晋朝的桓温曾对早年亲种的柳树发出慨叹:
“树都长得老态龙钟,人怎能不风烛残年?”
我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要收复失去的河山,
可岁月虚度了呵,仍然是国事飘摇,人民涂炭!
我流泪——这是忧国忧民的英雄泪,它像喷泉,
有谁能做到: 让风尘女子用红巾翠袖把它揩干?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作于淳熙元年 (1174年)应叶衡之聘在建康 (今南京) 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的时候 (据邓广铭说)。自南归以来,十数年间,由于南宋王朝主和派长期当政,执行苟安政策,对有着满腔抗金复国热情的辛弃疾一直不加重用,只委任以一般的地方官做。他报国无门,胸中长期积愤,这次又一次来到建康,登上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为我们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词上片主要写景,情寓于景;下片主要抒情,用典寄情。开头两句界定“时”“空”。空间以“楚”界定; 时间以“秋”界定。“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楚天千里清秋”,这是登楼时最初从时、空上的“宏观”感受: 南方的天空,寥廓千里,秋色澄鲜。“水随天去秋无际”写视线随江水的流动,由近及远,直到 “水天一色” 的远方。接着,词人的目光由“水” 转向 “山”。“遥岑远目” 三句写由于遥望远山所勾起的心中的“愁”和“恨”。本来,那美丽的山峦——有的像美人头上螺形的发髻,有的像玉制的发簪,应该引起词人赏心悦目之感,可在此时此地,它们却是为词人提供了一腔忧愁,满怀怨恨。为什么呢?因为国土仍然沦丧,沦陷区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怎能不“愁”; 主和派执掌朝政,词人提出的各种收复失地的策略不被采纳,怎能不“恨”! “愁”与 “恨”,本自词人胸中生出,但却说成是美丽的山峦“献”“供”出来的。“献”、“供”二字,用得工巧,真可谓神来之笔也!
如果说以上写 “楚天”、“秋水”、“遥岑” 都是大背景下的 “宏观感受”,那么,“落日楼头”三句则是个性化的处境的精细描绘。人立亭楼之上,落日的余晖为词人描出了一个逆光的暗淡身影的轮廓,天上雁群飞过,传来了孤雁的悲鸣,此情此景,不由得使词人联想起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游子”一词,表达了彷徨、怅惘之情,与 “落日”、“断鸿”所渲染的苍茫悲凉之气氛,互为因果。“落日”暗喻国势危殆,“断鸿”暗喻身世飘零。可以想象,当他伫立于 “落日楼头”,在 “断鸿声里” 的氛围中回想往事,愤慨当局,胸中 “愁”“恨”,由弱到强,不断增长,到了忍无可忍之时,抒情主人公出现以手猛击栏干的动作也就势所必然了。“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14个字,恰似摄影师为观众拍下的一组长镜头,既有以郁愤的眼神凝视身佩的“吴钩”的特写镜头,又有以手猛击一个个栏干的 “跟镜头”; 还有一双忧郁的、充满孤寂感眼神的眼睛的细部特写……这些以动作表现内心世界以及“无人会,登临意”的直向呼告,使词人的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浩然之气溢于言表。
词的下片,换一种手法,不再是即景抒情,而是借典抒怀,但感情意绪、思想脉络,一以贯之。“休说” 三句是用的张季鹰典故。此典一箭双雕: 一是张季鹰思乡,他想回就回,如愿以偿;而辛弃疾则是思乡而不得归,因为如今的家乡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二是故乡之情,谁人不有,可是我怎能学张季鹰因怀念家乡的美食,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而放弃尚未实现的政治抱负呢? 接下去,“求田问舍” 三句,是用许汜的典故。大意是说:我要是像许汜那样也只为个人打算,见到那才气横溢的刘备我会羞得无地自容的。接下去“可惜流年”三句,则是用桓温之典。不过,桓温慨叹年华如流水,毕竟是在出征的路上,而辛弃疾的慨叹,比桓温更为悲凉和凄怆,因为十几年来,报国无门,北伐无期,国事日非,风雨飘摇。想到此,悲凉之感化为热泪,视象模糊,泪珠盈眶。这就很自然地流泻出了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按理说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一个地方官吏怎么还需要请求人去找歌妓呢?怎么还会有对 “倩” 和 “唤取”表示疑问呢? 问题不在于“何人” 可 “倩”,能否“唤取”。问题在于此泪乃“英雄泪”,非“红巾翠袖”所能 “揾” 干也。忧国忧民的英雄,无暇沉醉于 “红巾翠袖”之中;壮士难酬的 “愁” “恨” 不是借酒色就能消除的。这三句,其实应读作:“英雄泪,任何人唤取红巾翠袖,亦无法揾之!”这是呼应上片末二句,是“无人会,登临意” 的形象化。表现了词人内心极度的孤独感和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上一篇:《水调歌头》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永遇乐》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