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原文与翻译、赏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①。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②,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③。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④,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⑤。铺翠冠儿⑥,撚金雪柳⑦、簇带争济楚⑧。如今憔悴,风鬟雾鬓⑨,怕见夜间出去⑩。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人:诗人自指。亦可解作诗人所想念之人。②吹梅笛怨:笛声传达出《梅花落》(古曲名)哀怨的曲调。③次第: 转眼。④中州:河南是古代九州的中心,故称中州。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⑤三五: 指每月十五,这里特指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⑥铺翠冠儿:用翡翠羽毛作装饰的帽子。⑦撚金雪柳:用金线搓丝制成的雪柳。撚,搓。雪柳,元宵节妇女入时的装饰物。周密 《武林旧事》: “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⑧簇带: 满头插带。济楚: 整齐,美。 皆宋代方言。 ⑨风雾鬓: 形容头发蓬松散乱。⑩怕见: 怕得,生怕得。见,语助词。
【词大意】 落山的太阳像熔化了的黄金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连成一片像合拢来的碧玉。我现在是在何处呢? 春柳被烟雾笼罩着,笛声传出了《梅花落》 哀怨的曲调,却并没有多少春意。今晚是元宵佳节,天气虽然晴和,但转眼会不会有不测风雨?平日一道饮酒赋诗的朋友们,虽然用华贵的车马来邀我去观灯赏月,我也只好婉言辞谢了。
记得早年在汴京欢度节日的情景,当时闺中女子空闲时间多,特别重视元宵佳节。到时戴上翡翠羽毛作装饰的帽子,配上用金线搓丝制做的装饰品,用许多美丽的饰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整齐。如今人老了消瘦了,头发蓬松散乱,害怕晚间出去。不如躲在门帘儿后面,听路上行人边说边笑地走过去。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居临安时所作。当时她遭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因而篇中渗透了沉痛的感情。全篇写她在一次元宵佳节中客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早年时在汴京度节的欢乐和这时心情的凄凉。
上片写她旅居异地的悲哀。首二句写晚晴,意境开阔,色彩绚丽。宋代廖世美有两句描绘夕照的词句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碧” 与此近似。后来辛弃疾的“一川落日熔金”当是从他们这里受到的启发。紧接“人在何处”四字,意思是: 我现在是在哪里呢?是自问,是明知故问,是作者当时孤寂惆怅心情的流露。次三句写眼前的景色,“染柳烟浓”,从视觉着眼,见出烟染柳浓; “吹梅笛怨”,从听觉落笔,耳闻笛吹梅怨。“春意知几许?” 点出时令是早春,春意还不很浓。在宋代,元宵节是妇女们可以自由去到红衢紫陌观灯赏月而不受人们议论的日子,所谓“金吾不禁夜”。家家户户特许她们步出绣阁到街巷去尽兴观赏。今天既是“元宵佳节”,又是 “融和天气”,理应穿着打扮、结伴看灯赏景。然而物是人非、河山破碎,难免好景不常,所以有 “次第岂无风雨”之叹。这并非词人的杞忧,南渡以来这种对时事的危机感,更是处处可见,如《玉楼春》末二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与本篇的 “次第岂无风雨” 同样是语意双关,从字面上说的是天气,实则暗指政治气候。笔墨之细,于此可见。因此,纵有“酒朋诗侣”驾着“宝马、香车”来相邀,也只有婉言相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上是国难当前,哪有兴致去观赏。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情况就大不一样,这样,自然转到早年“中州盛日”的回忆上来。
下片着重用南渡前在汴京的欢乐景象来同当前的凄凉心情作对比,使读者又回到当年汴梁城的灯宵盛境中去。当时宋王朝为了粉饰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东京梦华录》、《宣和遗事》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可以看出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描写,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明诚永去,自己只得漂流异乡。“如今憔悴,风鬟雾鬓”,人老了,憔悴了,虽值佳节,有灯又有月,哪还有心思出外观赏?“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结尾二句蕴含着丰富而又矛盾的感情。一方面表达出女词人不愿外出的孤寂心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她还不能完全忘情于外界的欢乐,因为她毕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她谢绝了 “酒朋诗侣”的邀请,却还是躲在门帘后面,听外面街上游人的欢声笑语。这样,在平淡的字句后面,既有以当年汴京的繁华来反衬的今昔盛衰之感,又有用当前游人欢笑来对比的人我苦乐之别,两两对比之中,寄托了她深沉的故国之思。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这阕词,“为之涕下”,并依照原调填了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词,足见作者这首词感人之深。
在艺术上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铺叙,二是语言自然。全词从眼前写到过去,又回到眼前,从周围景物写到内心感受,有回忆,有对比,有抒怀,回环往复,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其次,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而且语言质朴自然。张端义在《贵耳集》 中评论这首词说:“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这评语是中肯而切合实际的。
上一篇:《水龙吟》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永遇乐》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