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③。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④,胜作一书生。
【注释】 ①烽火:战火。古代设烽火台,举火以传递信息。②牙璋:古代指挥军队的符契,分两片,分由朝廷和前线主帅保管,相合处犬牙交错,故曰牙璋,犹虎符之类。凤阙: 泛称朝廷宫殿。③龙城: 汉代柳城,晋时前燕慕容皝曾建国于此,改称龙城,其地在今辽宁朝阳境。不过唐诗人笔下的龙城,一般为 “边塞重镇”之泛指。④百夫长: 最低级的军官。
【诗大意】 因敌人侵犯边疆而升起的报警烽火照耀京师长安,将士们报国的热血沸腾,无法平静。将军奉朝廷命令率领部队奔赴前线; 战士们跃马横戈,严阵以待,抗击进犯之敌,保卫边防重镇。(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 大雪弥漫,使战旗上的彩画黯然失色; 旷野中呼啸着的朔风夹杂着阵阵战鼓声。我多么渴望投笔从戎,担任一名军曹,到战斗第一线冲锋陷阵,报国杀敌;那岂不比做舞文弄墨的文人强得多么!
【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唐代诗人往往沿用这一题目创作征战戍边题材的边塞诗。这首五律是杨炯的代表作之一,它虽不是写诗人亲身战斗的经历,但却概括了当时广大爱国志士报国卫土、慷慨赴敌的强烈愿望和迫切心情,也凝铸了诗人自己投笔从戎、到边塞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诗的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以明快的语言,写出在战争突然降临的时候主人公的心态。上句写边塞告警的信息 (烽火) 传到京师长安,使用一个“照”字,显示出形势的突变和紧迫,使读者感受到战火弥漫西北边境,连长安也笼罩在一片战争气氛中。下句写生活在战争环境下的主人公心态: 热血沸腾,情绪激动,无法平静。这种心态,既是当时广大爱国志士和出征将士精神风貌的艺术概括,也是诗人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和写照。读来特别感到亲切动人。
中间两联,紧扣“从军行”题旨,具体描述出征和战斗两个场面,层次井然。次联写出征: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短短两句十字就写出将士由长安出发到边境御敌的全过程,内容丰富而语言简洁凝练。出句的“牙璋”是古代指挥军队的凭证,犹虎符之类,“凤阙” 则为朝廷宫殿的泛称,中间缀以“辞”字,就将朝廷调兵遣将,将军奉命出师,沉着应战情景,历历如绘地展现笔下。对句的“铁骑”指戍边健儿,“龙城”有多处,历来存在争议。有的同志引《汉书》有关匈奴、卫青等活动的片段记载,解作“匈奴名城”,笔者以为应是汉之柳城,晋时前燕(337—370)慕容皝尝建国于此,改称龙城,其地在今辽宁朝阳境。但唐人诗中 “龙城”一般均非实指,而只是与匈奴接壤的“边塞重镇”的泛称。例如“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虞世南),“鸳绮裁易成,龙城信难见”(乔知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去为龙城侯,正值胡兵袭” (杜预) 等,均资证明。因此中间缀的动词 “绕”,也不应解作“包围”,而是“护卫”、“保卫”的意思。这句表现戍边将士跃马横戈,严阵以待,抗击侵扰敌人的威武姿态和昂扬斗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三联层层推进,由次联的行军,布防写到双方交锋战斗:“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选材典型,剪裁巧妙。诗人没有片言只语涉及敌我拚搏冲杀、流血死伤场面,而只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向读者展现一幅发生在冰天雪地的北国旷野的鏖兵恶战的形象画面。出句匠心独运,从视觉角度构思,用 “暗”、“凋”两字来反衬,从而暗示出剧烈的战斗,使大雪弥漫的银色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鲜艳夺目的彩绘军旗也为之褪色,黯然无光。对句则从听觉角度着墨,用 “多”、“杂”两字写出透过席卷塞外荒漠的朔风的呼啸怒号,仍然传来频繁而急促的咚咚战鼓声,表示出征将士和扰边敌寇之间的拚搏、厮杀正在进行着。
末联以抒情“言志”作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收得遒健有力而又浑成自然,既与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遥相呼应,保持缜密结构,又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到边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唐人边塞诗初、盛、中、晚,代有名篇杰作,大体均具时代特点,展示作家精神风貌。杨炯的《从军行》与骆宾王等同题作一样,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报国思想和建功立业的愿望,反映出唐王朝创建初期国富民强,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样的边塞诗,既不同于“城头角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王昌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的盛唐之音的气象万千,也有别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的晚唐篇什的感伤情调。这些诗对今日的读者也具有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上一篇:《为祖国而歌》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伐檀》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