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原文与翻译、赏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①,右擎苍②,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④。为报倾城随太守⑤,亲射虎,看孙郎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牵黄: 牵黄犬。②擎 (qing情) 苍: 托着苍鹰,让鹰停在臂膀上。③锦帽貂裘:锦缎制成的帽子和貂鼠皮制成的皮衣,古代官员、贵族的服装。④千骑:一人一马为一骑;千骑,指太守随从众多。⑤太守: 一州的行政长官,作者自称。⑥孙郎: 孙权。《三国志·孙权传》: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庋亭。”诗中以射虎孙权自比。⑦“持节云中”两句: 作者在这里以魏尚自许,希望朝廷能重用他。《史记·冯唐列传》载: 汉文帝时魏尚任云中太守,一度匈奴曾入侵,魏尚亲率车骑阻击,杀敌甚众。后因上报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少报六个首级),获罪削职。冯唐认为这种处罚不当,向汉文帝陈述了自己意见。汉文帝就派冯唐带着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魏尚仍被任命为云中太守。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一部分地区。持节,拿着代行皇命的符节。⑧天狼:星名。古代迷信,认为某一类星宿象征某种社会现象,天狼主侵掠。这里喻入侵的西夏或辽国。
【词大意】 我聊且抒发少年豪壮之气,左手牵黄犬,右臂托苍鹰,头戴锦缎帽,衣著貂皮裘,带领千骑打猎,席卷平坦山冈。为答谢随太守倾城而出的百姓,我要亲射猛虎,像孙郎。
行猎后,我畅饮美酒,胸襟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染上徽霜,这又有何妨?何时朝廷会派来持节的冯唐?使我能像云中太守魏尚一样,重新被起用,驰骋疆场。我将要拉开雕弓如圆月,西北望,射杀入犯的豺狼。
【赏析】 这首词写于1075年冬。傅藻《东坡纪年录》:“乙卯(1075)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此时正是苏轼被贬官密州 (山东诸城县) 的第二年。
在宋神宗时,主要的军事威胁来自西北的西夏与北方的辽国。这首词借写 “出猎” 表现了作者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坚强决心。
上片主要写打猎时的豪迈气概与热闹场面。“老夫聊发少年狂”写打猎出发前的情绪。“老夫”是自称,当时他40岁,本不算老,但在贬谪生活中常感到时之将暮。“聊发少年狂” 写他报国热情猛然高涨爆发,尤如少年时一样。“狂” 字揭示豪放气韵,统帅全词。随后描写他打猎时的行装:左手牵黄犬,右臂托苍鹰,头戴锦缎帽,身穿貂皮衣。这行装既勾出了猎者的威武神态,又表明了猎者的官员身分。“千骑卷平冈”写上千人的打猎队伍,马蹄嗒嗒,犬吠鹰飞,人声鼎沸,一下子占据了平坦的山冈,这是多么威武豪迈!“千骑”是约数,极言其多。“卷”精妙地勾出千百猎手呼啸而过的声势,渲染了围猎的热烈气氛。跟随太守行猎的,不仅有随从千骑,而且“倾城随太守”,城中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观阵助威。为什么?古代官员将帅行猎本身有练兵之意,当时边患不断,看太守练兵防敌,谁不助兴?尤其苏知州(汉时称太守)平日关心民生疾苦,时而“幅巾芒屦,与田人野老相从溪谷之间”,时而派人掘渠灌田、赈济灾民,正因如此,所以 “倾城随太守”,这莫大的信任与关切,使太守深为感动,于是他 “亲射虎,看孙郎”,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猛虎,以酬答满城民众随同观猎的盛意。这几句既写出他与民众的亲密关系,民众对他的信任、关切,也写出了他的报国热情。
过片之后三句,是直抒胸臆,写他行猎之后畅饮美酒,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即使 “鬓微霜”也是毫无妨碍的。“又何妨”一句突出了老当益壮的乐观精神,以反问句增加了感情力度。“持节云中”两句,是用魏尚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志愿。他多么希望自己像云中太守魏尚那样能被汉文帝重新起用,奔赴边疆抗敌。这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朝廷早日重用,立功边庭的强烈愿望。结句直接抒发报国之志:将要拉开雕弓如圆月,狠狠打击不断入侵的敌人。这三句中,从“挽”到“望”到 “射”是三个连贯而下的动作,构成了一个雕塑感很强的特写镜头,将上片首句的“狂”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有力地表现了爱国主题。
全词结构严谨,上片着重写行猎平冈,下片抒慷慨报国之情。上片依次写出猎起因、出猎行装、场面,最后写出猎愿望,下片呼应上片的“狂”字,以抒情之笔,围绕“胸胆开张”展开笔墨。词人以词这种形式,写习武打猎的场面,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一扫晚唐到北宋以来的浮靡词风,开拓了新境界,“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表现出豪迈健举的风格。元好问赞苏轼词:“真有 ‘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遗山文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并非过誉之辞。
上一篇:《水调歌头》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沁园春》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