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①,何为淹留寄他方②?贱妾茕茕守空房③,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⑤,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⑥?
【注释】 ①慊慊(qian欠): 哀怨不满的样子。②淹留: 久留。③茕茕 (qiong穷):孤独的样子。④清商:乐调名,音节短促低微。⑤星汉: 银河。夜未央: 夜未尽,指夜深时分。⑥尔: 此指 “你们”,即牵牛织女。何辜:何故。河梁: 桥。
【诗大意】 风声萧瑟,天气寒冷,草木凋残,白露为霜。群燕回归故土,大雁飞向温暧的南方。此时最思念客游在外的丈夫,悲痛得肝肠都要断裂了。他这时恐怕也在思念故乡吧,那为什么还迟迟不归呢?我孤苦地独守空房,对你的思恋每时每刻不敢忘怀。不知不觉泪水已打湿了衣裳,便想要借助弹琴歌唱来消遣忧伤。但是只能发出短促低微的声音,不能弹出舒缓平和的曲调。但见月光皎洁,照我床帏。银河西流,更深人静,唯有牵牛、织女二星隔河相望,你们为什么不能天天相聚,不就是因为银河上没有桥吗?
【赏析】 《燕歌行》 是一首乐府诗,属 《相和歌辞·平调曲》。曹丕的《燕歌行》 共二首,这是第一首。汉末魏初,燕 (今北京一带) 地是与鲜卑政权接界的北方边境,偏远严寒,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 多用来抒写离情,悯怀征人戍卒。曹丕这首诗写一妇人怀念行役不归的丈夫,满腹苦痛,无处诉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曹丕身为贵家子弟而写这样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可以看出他对乐府民歌的爱好和刻意仿效。
在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这首诗共有七解,也就是七个章节。一解“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点明节令正值深秋,正是所谓“感时物以起兴”。二解“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以鸟喻人,引出妇人对游子的思念。三解“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以己之思念推度游子情怀,认为他也一定是想早日归来的,“何为”云云,并非不知其中原因,而是要表达企盼的急切。这一解收束上文,故作曲势,先把妇人渐趋浓烈的哀伤推向 “他方”,为下文直抒胸臆渲染感情氛围。
四解以下正写妇人情怀。“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二句,极言空闺念远的愁闷,不说“不能忘”,而说“不敢忘”,更可见其愤激之情。五解“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上句描摹妇人思极而悲、泪湿衣衫的外在形貌,下句刻画内心的情感波澜,意欲借琴消愁,竟不能弹奏平和舒缓的曲调,而短促低微的音乐之音又适足加重了 内心的苦痛。六解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承上“清商” 而喻之为 “短歌微吟”,“不能长” 者,并非尽出于曲调限制,主要还因为心潮无法平静。“明月”句自《古诗》“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化出,暗含“忧愁不能寐”的意思。七解“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仰望秋夜的星空,由银河而看到牵牛、织女二星,想到牛女夫妇每年只有7月7日可以相会一次,不禁大抱不平。从妇人对牛女命运的不平和同情,我们恰可感受到她对自己夫妇离绝处境的忧愤。
这首诗总叙怀人之苦,但前三解曲说彼方,后四解直写己方,通篇成曲展之势。细心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诗的结尾并没有归结到怀念游子上去,这该如何理解呢?清人张玉谷分析说:“ ‘贱妾’五句,方就己边正写望归无聊情事,文势一展。末四,补写夜景也。然就双星限河遥望,为之代惜何辜。以赋寓比,阕然收住,竟不兜转怀人本旨,而彼己恰已双收,用笔如化。” (《古诗赏析》卷八)这就是说,在一曲一展之间,诗人唯有赋陈眼前景物而又能贴切双方心境,才能将彼方和己方双双收住。曹丕做到了这一点,因而说他运笔有出神入化之妙。
这首《燕歌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只因为它写得好,主要还是因为它是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在此之前,诗歌中虽有过七言句式,却未曾脱离楚调的影响。相传汉武帝与群臣联句而成七言《柏梁台诗》,但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一千多年前,萧子显撰《南齐书·文学传论》已断言:“魏文之华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显然以曹丕为七言诗鼻祖。
上一篇:《燕山亭》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猜疑》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