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谣并序》原文与翻译、赏析
杨维桢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①,泻诸五老之峰前②。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③,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④,有似捉月仙⑤。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注释】 ①瓠子:瓠子河,古水名,在今河南濮阳南部一带。汉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决口入瓠子河,今鲁、苏、皖、鄂一带受灾。②五老之峰,即庐山五老峰,为庐山胜景之一。③并州剪:古时并州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有“焉得并水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诗。④云石子:元散曲作家贯云石,即该诗序中说的酸斋(贯云石自号)。⑤捉月仙:指李白。
【诗大意】 银河像是黄河决入于瓠子河,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我怀疑那是不是天仙织成的白色绸缎,脱离了机轴而垂挂青天。于是我想手拿一把并州剪刀,剪取一幅似玻璃一样透明的云烟图。我和像捉月仙李白的贯云石邂逅相遇。他酒渴得厉害,于是骑上鲸鱼吸干大海,使沧海变成桑田。吸进的海水吐出来,又居然变作玉虹十万丈,倒挂在清冷渊。
【赏析】 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恣肆纵横之笔画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雄奇壮观,这一人间胜景李白等古代诗人多有赞美。杨维桢的这首诗继承了李白《望庐山瀑布》的传统,开头用“银河”作比。李诗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杨诗则说“银河忽如瓠子决”,表现出瀑布水多势猛一泻而下的气势。庐山瀑布气势磅礴,使人容易产生博大宏阔的联想,所以这首诗的想象和比喻充满了气魄宏大的夸张。
瀑布是白色长条状水流,闪光透亮,好像从天而降,以天仙织造的白色绸缎作比是恰当的。瀑布自上而下,一落千丈,快如闪电,犹如脱了机轴的绸缎,飞速自青天垂下,“素练脱轴垂青天” 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动态。眼观此情此景,不禁顿生奇想:拿一把并州快剪刀把绸缎剪开。“便欲手把并州剪”,是由“素练”而诱发出的联想,剪取的当然是“素练”。可是出人意料,却说“剪取一幅玻璃烟”。“玻璃”取其明亮剔透;“烟”取其朦朦胧胧。瀑布飞下,云雾缭绕,水花飞溅,“玻璃烟”三字传神写意,绘声绘色。此处如再用 “素练”形容,就会显得重复乏味。对庐山瀑布的第三个比喻是 “玉虹倒挂”。虹出现在雨前雨后,横跨蓝天,极其长大。以白色玉虹比喻瀑布,二者在宏伟气势上是相称的。那么为什么说“玉虹倒挂”呢?虹总是横跨天上如桥状,这里是纵垂而下,自然可说是“倒挂”。再者,瀑布水流上窄下宽,自然着地者为头,山巅细处为尾,因而是 “倒挂”。古代有虹能吸饮的传说 (见南朝刘敬叔《异苑》),瀑布落潭,水花翻滚,形如虹探头于池中吸水吐气,很容易联想到虹自山巅倒挂下的形态。这样写也是真切传神,独具匠心的。
这首诗里出现的两个人物: 作者和朋友贯云石也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者幻想用剪刀剪开瀑布,这样的操剪人和剪刀自然是不同凡响的高大和巨大,仿佛在庐山脚下看到一个和庐山齐高的巨人。把贯云石比作在采石矶捞月而死的李白,本身就富有浪漫情调。写到他酒渴,不止饮斗水升酒,而是跨鲸喝干了大海。吐出之后,又化作十万丈长虹,成了这条瀑布,这是何等宏大的气魄和奇特的联想啊!这种吞吐山河的气概与庐山瀑布的雄姿是一致的,也是整篇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组成部分。
吴复曾评杨维桢的《五湖诗》说: “雄伟奇丽,逸气飘飘然在万物之表,真天仙之语也。” (《铁崖古乐府》) 此诗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和韵味。
上一篇:《州桥》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忆秦娥》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