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原文与翻译、赏析
张煌言
锦样山河,何人坏了,雨嶂烟峦①。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②。此身付与天顽③,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④,和泪相看。
【注释】 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峦:连绵起伏的山。一例:一律,一概。②阑珊:将尽,衰落。③天顽:谦词,等于说顽固的天性。④青萍:宝剑名。《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绝也,操者非羽越,则有自伤之患焉。”
【词大意】 面对烟雨笼罩中的起伏山峦,心情十分不平静,试问这锦绣一般的大好山河,是谁把它弄得如此破败? 旧家园林中的禽鸟花木,昔日堂前的燕子,都同样感到今天的衰飒萧条了。
自己一生任凭顽固的天性来支配,如今大明王朝已亡,更不要问什么秦关汉关了。揽镜只见白发,宝剑在匣中悲鸣,不觉凄然泪下,心境无限悲凉。
【赏析】 张煌言是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词品出于人品,这首词中展示了他赤诚的爱国情怀。
上片侧重抒写眼前之景,写词时是在一个特定的阴雨天气,自然界恶劣的气候决定了诗人心绪也十分低劣。前三句是讲面对风雨凄迷中的层峦叠嶂,心情也极不平静。诗人于明王朝存亡危机之秋,为了挽救颓败的国运,曾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然而朝政日非,屡因孤军无援而陷于失败。作者思及这些往事,满腔热血沸腾,难以抑制的愤慨使他于词的开头便劈面提出了一个尖锐而值得思索的问题:祖国大好的锦绣山河,究竟是谁把它断送的?这个问题是不需要直接作答的,说到底并非由于敌兵力量强大,或是缺乏精兵良将,而是由于南明的统治者贪图声色享乐,置抗清复国于不顾,致使像张煌言、郑成功等一大批爱国志士无用武之地,到如今大好山河沦于敌手,令人徒生无限感慨。后三句追思往日繁荣昌盛的景象,那时在皇亲贵戚的园林中,黄莺百啭,花团锦簇,可惜好景不长,现在毫无例外地全都变得一片萧条破败。诗人特意点染了“旧家燕子”,自然使人联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寄寓了人世无常、胜景难再的无限感慨。诗人用笔极曲,其中滋味须细细体会。
下片着重抒发诗人晚境悲凉的胸怀。较之上片,感情的起伏程度更加剧烈。“此身付与天顽”,此句内在蕴涵与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天顽”并非真是天性顽钝,实为正话反说,由于自己不会曲意迎奉,因而不受当权者的喜欢,被认为是顽固不化。“付与”有任凭、随它去的意思。此句完整的含意是说由于自己不会迎合奉承那些权贵,以致落到今天这样穷途末路的处境。紧接着下一句“更休问秦关汉关”,暗用唐王昌龄绝句《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之典,意为由于大明王朝已亡,徒然空怀建功立业的壮志,却已是报效无门了。“白发镜中”出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见镜中白发的日益增添,并非完全是由年龄渐老所致,实际上作者就义时只有44岁。此处的“白发”反映了一种时不我待的迫切心情,意即抗清复明,刻不容缓,不能一拖再拖,一误再误了。“青萍匣里”,语出李白诗句“青萍匣中鸣”,这里把物人格化,说明连宝剑都嫌放置匣中的日子太久了,希望赶快从匣鞘中脱颖而出,去同敌人搏斗。可惜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亡国的危局已难以挽回,奋勇杀敌的壮志更是难酬,到头来,只有和泪相看而已。
明代焦竑说过:“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垂世而行远。”(《澹园集》卷五) 张煌言《柳梢青》一词之所以具有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强烈艺术效果,盖出自其对国家兴亡之感寄托的深切,感情的真挚。只有在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笔下,才能写出这种第一流的真诗、好诗。
上一篇:《杂诗》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欣悦的景象》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