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中外哲理诗赏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20岁的杜甫到吴越一带漫游。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回洛阳考进士不第。次年,24岁的杜甫又开始以齐赵为目标的第二次漫游。《望岳》一诗即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一为咏南岳衡山, 一为咏西岳华山。这首咏东岳泰山的《望岳》是现存杜甫诗作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泰山雄伟气势和抒发诗人旷达胸襟的纪游诗。题目为《望岳》,但通篇由远及近,从朝至暮,却从未出现一个“望”字。
先是远望。诗人对泰山仰慕已久,乍一望到泰山十分惊喜,岱宗为对泰山的尊称。夫为语气词。齐鲁为春秋时代的两个国名,以后沿用成为地名。齐在泰山北,鲁在泰山南,都在今山东境内。这两句的意思是,要问泰山的形象怎么样,从齐到鲁望不尽它青翠的山色。极写泰山的高大。
再是近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造化:天地万物,大自然。钟:聚集。泰山之南为阳,泰山之北为阴。割:割开,划分。这两句的意思是,泰山凝聚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秀美,高耸的大山把山南山北分割为同一时间判若晨昏。“钟”和“割”用得精当准确,也为前面“青未了”作了注脚。
接着是细望。曾:同“层”。决:裂开。眦:眼眶。山之层云叠出,令人回肠荡气;目送归鸟入林,眼眶几乎都睁裂了。可见诗人百看不厌, 已望到薄暮时分。这两句诗也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炽热的爱。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从望岳产生的一定要登岳的强烈愿望。会当:定要。凌:攀登,登临。意思是一定要攀登泰山顶峰,看那小小的群山都在眼底浮动。
《望岳》以诗人设问作答开篇,以强烈的登临愿望作结。全诗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表现了青年时代的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雄心和气魄,读后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上一篇:《李商隐·有感》中外哲理诗赏析
下一篇:《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二)》中外哲理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