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注释|赏析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②,正是河豚欲上时③。
·注 释
①惠崇:北京著名九僧之一,建阳人,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惠崇画了两幅春江晚景图,一幅是戏鸭图,一幅是飞雁图。
②蒌蒿(lou hao):浅水或洼地生的草,花淡黄,茎可以食。芦芽:芦苇的嫩芽,也称芦笋。
③河豚(tun):鱼名,味鲜美,但含有毒汁。
·导读入境
这是一首题画诗,原有两首,这里选了第一首。原画的作者惠崇,是宋初的诗僧和画家。《图工见闻志》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和寒汀远渚的景致,为王安石、苏轼等人所推崇。诗人凭着对这幅画的欣赏力,生动地描绘了画中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早春的江边,青青的一片竹林与红艳艳的两三枝桃花交相辉映,分外鲜艳。翠竹旁边,布满了新生的蒌蒿和芦芽。这些翠竹、红花、蒌蒿、芦芽倒映在春江绿波之中,为江中增添了一道怡人的美景。江中一群鸭子凫游嬉戏,洋洋自得,它们最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江水已变暖。春回大地,阳气上升,这时潜伏于暖流之下的河豚,正欲逆水上行。早春的江畔,即将出现人们捕捉河豚的热闹情景。
·赏 析
本诗为题咏惠崇山水画而作,描绘江南早春景色,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感,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写桃花为“两三枝”,水刚变暖,故“鸭先知”,蒌蒿初生芦芽很短,河豚正要随潮而上。不但诗中有画,而且可以引导我们更深入地体会画意。“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作者通过鸭子写水温,用视觉形象表现触觉感受,同时给人以哲理的想象,为后人所经常引用。
江水何时由冷变暖,准确时间,恐怕人们不得而知,只有常在水中生活的鸭子感触最深,因为鸭子天性喜欢戏水觅食,故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诗人用此诗句,生动道出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接触,即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致变化。从而说明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轻信他人,主观臆断,往往是靠不住的。
·思考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上一篇: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苏轼《琴诗》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