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四)
李 白①
羽檄如流星②,虎符合专城③。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④,一使有苗平!⊙【注释】
①李白:见《上李邕》。
②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表紧急文书。
③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虎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④舞干戚:干戚,盾牌和斧头。舜的时候,有苗氏不服,禹请发兵征讨。舜说,不,我修德还不深厚,擅动刀兵,不合于道,于是进一步修明政教。过了三年,他只举行一次以干戚为道具的舞蹈,有苗氏便服威怀德而归顺。
⊙【诗本事】
这首诗是反映征讨南诏的事。南诏(在今云南大理一带),是唐时我国西南地区民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其王受唐朝廷的册封。天宝九载(750),杨国忠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仲通专横粗暴,失南诏人心,而云南太守张虔陀又对南诏王阁罗凤多所凌辱和征求,遂激起南诏反抗。次年夏,鲜于仲通发兵八万征讨,阁罗凤遣使谢罪,仲通不准,与阁罗凤战于西洱河,惨败,伤亡六万。杨国忠为他隐瞒败迹,又在东西两京和河南、河北地区大肆征兵。诗即以这一事件为背景,通过艺术的概括,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将矛头指向唐王朝黩武的国策。
⊙【赏评】
本诗借南诏之战事反映作者关心民瘼、反对黩武的思想。
前四句写军情紧急。军书飞驰,急如流星,喧呼救边之声连夜间诸鸟也不得安栖。接下来四句绘国家承平之景。帝如白日辉耀,三公则执掌国家权柄,天地得一,四海清平,真可谓天下太平之景。如此,则与前文之叙军情对比鲜明!主明臣贤,四海升平,为何爆发战争?故此四句虽云赞扬,实则对皇帝、大臣深寓讥讽之意。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则点明出征的原因、时间、地点。“楚”指南方地区,此指南诏战事。为了南诏战事而大举征兵,要士兵在五月瘴疠之气正浓时渡过泸水,去云南作战。
以下十句集中笔力叙写战士境遇之悲惨。五月南方炎热且多瘴气,难以出行,而所谓的战士又是刚抓来不懂战争的百姓。他们与亲人痛哭着相互告别,连日月也为此而暗淡无光。此时出征无异于以“困兽”去敌猛虎,以处境窘迫的小鱼去对付长鲸!结果一定惨不忍睹!
最后作者忍不住发了一声感叹:怎么才能像舜帝那样,不靠武力,而用文德去感化敌人呢?
全诗极写战争之悲,反对黩武,呼唤着能出现圣君贤相以文德消弭战争,体现了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读来感人至深。
⊙【诗评选辑】
①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当国之臣不能敷文德以来远人。
②明·胡震亨《李杜诗通》:此篇咏南诏事,责三公非人,黩武丧师,有慕益禹之佐舜。
③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炎月出师,而又当炎方,能无败亡?
④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群鸟夜鸣”,写出骚然之状;“白日”四句,形容黩武之非。至于征夫之凄惨,军势之怯弱,色色显豁,字字沉痛。结归德化,自是至论。
上一篇:李 颀《古意》壮志凌云诗赏析
下一篇:杜 甫《后出塞五首(其一)》壮志凌云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