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
刘禹锡①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②,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③。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释】
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②飕飗:拟声词,形容风声。
③眄(miàn):斜着眼看。
⊙【诗本事】
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而被贬,但他并未完全消沉,这首诗即反映了他晚年自强不息的豪情壮志。
⊙【赏评】
这是一首感时兴辞之作,但不是像一般文人的“悲秋”,而是一首高亢的秋歌。
开头两句就创造了一个形象——“我”,即秋风,其有知觉有情感。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诗人。她回忆起去年赏菊时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知道秋天到了,便马上又回到诗人的身边。颔联写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年不见,秋风还是那么劲疾肃爽,但自己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颈联笔力一转,精神顿作。“马思边草”、“雕眄青云”是比兴,引出下联。尾联承接颈联,写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结合上联,其行为之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及自强不息的意志。而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但依然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者,本诗以“秋风”作为第一人称,以其眼光来写“君”之形象,更加衬托出“君”之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诗评选辑】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引自《吟谱》语: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骨气。
②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③清·于庆元《唐诗三百首续选》:寓悼亡于秋风,英气勃发,笔力雄健。
上一篇:岑 参《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壮志凌云诗赏析
下一篇:李 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壮志凌云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