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的由来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又名《广陵止息》。其渊源已久,汉魏时已在流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列为楚调,可能是由于当时它流传于楚国地域之故。
关于《广陵散》的内容,虽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但多承认与聂政的传说故事有关。近人杨宗稷明确指出,《广陵散》即蔡邕《琴操》吕所述的《聂政刺韩王曲》。现从《广陵散》各段小标题及其特性音调所表现出的怨咨之情和斗争精神来看,此说很有道理。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本和明代汪芝的《西麓堂琴统》的甲、乙谱。其中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谱本。全曲共45段,由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和后序六部分组成。从总体结构来看,仍然保持着“序——正声——乱声”这种“相和大曲”的原则。
《广陵散》是由“正声”与“乱声”这两个基本主题发展演变而成的。它以“正声主题”贯穿全曲,除采用移调等手法外,还加入许多其它特性音调,因此其旋律丰富多变,感情波澜壮阔。“怨恨凄感”时曲调幽怨悲凉,“佛郁慷慨”处“戈予纵横”。这一切都说明它的结构布局、主题发展手法、调性调式安排,以及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都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在当时的世界上立于领先地位。
正因为《广陵散》是一首内容深刻、技巧高超的乐曲,故尔受到不少文人和琴家的钟爱。其中魏末因不满司马氏统治被陷害致死的嵇康就以弹奏此曲而闻名于世。在他即将遭到杀害的临刑之际,他还索琴从容地弹奏顾此曲,以倾泻他的满腹忧愤。曲终,嵇康说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表达了自己对未能把这琴曲传于后人的遗憾之情。后来,人们就用“绝响”一词,比喻所有技艺失传、后人无缘再闻的悲剧。
当然,《广陵散》并未真的成为绝响,在封建卫道士“以臣凌君”、“其声最不和平”、“忿怒躁急,不可为训”指责声中,《广陵散》终在一种非正统地位和潜流状态下流传下来。但它与嵇康弹奏的《广陵散》到底有多大的出入,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上一篇:“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
下一篇:“绝对真实”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