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而不庇反陷其祸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首霸之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霸业是依靠管仲的佐助而成功的。齐桓公开始任用管仲为相时,对管仲谈及自己的缺点:“好田好酒好色”,即喜欢田猎、喜好饮酒、贪恋美色。其实,齐桓公对自己缺点介绍的并不完全,历史证明,除了好田、好酒、好色之外,他还特别好贪功,甚至不顾实力盲目行事。齐桓公很佩服管仲的才华,对其十分敬重,尊称其为“仲父”,对管仲的策略主张,一般来说都是言听计从,但由于太好大喜功,有时连管仲的劝谏也不听,一意孤行,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接纳江、黄二国入盟一事就突出反映了这一点。
江国和黄国是春秋时期两个嬴姓小国,江国地处今河南省正阳县,黄国地处今河南省潢川县西,两国都靠近楚国。楚国是国力强盛的大国,对江、黄两个小国勒索、欺压得很厉害,两国对楚国非常痛恨。而这时的齐国正处在霸业隆盛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扶助幼弱”的旗号,多次与诸侯们盟会,公元前664年攻打山戎救燕国,公元前661年救邢国,公元前660年收卫遗民,公元前659年迁邢国于夷仪,公元前658年恢复卫国,又联合诸夏国家阻止楚国势力北进。齐桓公的旗号和行为引起江、黄两国对他的好感,决定加入齐国的联盟,靠齐国的力量反抗楚国,于公元前658年九月和公元前657年秋天两次派大夫参加齐桓公在贯和阳谷的盟会。对此,管仲不以为是。管仲对齐桓公说:江国和黄国,国小力弱,离我们齐国太远,离楚国却很近,他们与我们盟好,必然要遭到楚国的攻击,楚国攻打他们,我们又无力远道相救,两国就会陷于祸殃,我们也会因此而失信义于盟国,所以还是不要接纳江、黄二国订立盟约。齐桓公没有接受管仲的劝谏,与两国订盟攻楚。
管仲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政治家,后来事情果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公元前649年,楚国出兵攻打黄国,作为盟主的齐桓公却无力相救,不能给以庇护,翌年黄国就被楚国灭掉了。这件事使齐桓公霸主的形象大损,威信扫地、许多诸侯不再听其号令。此后,随着管仲、齐桓公相继死去,齐国彻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上一篇:男扮女骗荣誉竟达半个世纪
下一篇:目光短浅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