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名将傅其芳被迫自杀
傅其芳1922年生于宁波。自幼丧父。后随家迁往上海。童年时期饱尝了人间辛酸。他曾在一家钱庄里当小伙计,那时他就对乒乓球十分着迷。他个子高大,身手矫健,左挡右扣疾如流星。只要站在球台旁,他就会忘记一切烦恼。以后他打球可以赚钱,就以此为业,维持家里的生活。1949年,傅其芳去了香港。因为当时香港的乒乓球水平比内地高,球员的收入也好些。特别是经常有机会同外国选手比赛。在香港他倍加苦练,球艺十分高超。他代表香港参加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打得曾获世界冠军的保格曼和李奇无喘息之机,最终败在他板下。自此,傅其芳成了香港人心目中的球星。为了能够代表几亿人的中国打球,1953年,傅其芳毅然回到大陆。五十年代中期,傅其芳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当时东、西方打法各有千秋,为了能克敌制胜,他选中了一条“快攻的路”。培养了一批年轻选手。在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5比3挫败日本队,第一次捧得斯韦思林杯。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再次大获全胜。傅其芳是一位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大师、他是我国男子团体,男子单打“三连冠”的总教练。为我国攀登世界乒坛高锋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扣上“特务”、“资产阶级分子”等帽子,强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他被关进牛棚,不停地写检查,挨批斗。肉体和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他实在忍无可忍了,为了不再挨打、挨斗,受辱,他只有一死。1958年4月16日,他在看守他的专政人员出操之际,在旁边的小屋内悬梁自尽了。
在怀疑一切的年代里,有多少人含冤而死?这是时代的不幸!
上一篇:乒坛之花难解舆论困扰
下一篇:乔治·巴兰钦的未竟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