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赏画走了眼
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封建帝王中也称得上是位舞文弄墨的文人,他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喜好吟诗作画,兴之所至,便大笔一挥,写上几行诗句,自我欣赏。乾隆有一癖好,喜欢欣赏品评历代名画,凡大内所藏之珍品,经其鉴赏后,必在画的上端正中,盖上“乾隆御览”之硃印,并于旁题诗数行。这样一来,致使原画构图完全破坏,本来一幅完美的画,经他这一盖印题诗,变得不伦不类,不啻于佛头着粪,令人哭笑不得。
元代四大画家之一黄公望(1269—1354),有一幅《富春山居图》,为世间珍品,乾隆对此心慕已久,不巧,这幅画还真流入了大内,乾隆帝欣赏玩味一番,认为是世间珍宝,于是手痒难耐,盖印题字,方觉心满意足。岂不知此画并非黄氏真迹,乃是一高手所临摹之赝品,因画上有“子明隐居”题款,故称子明卷,乾隆不识货,以假当真了。
黄氏《富春山居图》真迹为无用师卷,因题记上有无用师三字而得名。次年,这幅珍迹也流入大内,乾隆展卷一看,不禁惊喜,画卷全长二丈四尺,上有黄氏题记:“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借住。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致,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渐填劄,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乾隆读毕,心里犯开嘀咕,莫非是自己走了眼?再看画卷,苍茫沉郁,精气动人,画家把富春江两岸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切自然。凡数十峰,迥然不同,凡数百树,风姿各异,雄秀苍莽,千变万化,行笔潇洒而秀润,笔法简练到极点。乾隆心里赞叹不已,看出这才是真迹。但是,乾隆又死要面子,不肯认错,便来一个一错到底。他厚着脸皮说:“朕所钤印者乃真迹,此幅为假”。近臣明知其错,亦皆附和,无一人敢站出来和皇帝商榷。从此,无用师卷被以真当假,含冤莫白。直到民初方得昭雪。
知错不改,一错到底,愚也。
上一篇:乾隆的毁板禁书
下一篇:亲近的“朋友”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