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不闲的衰落
什不闲又名十不闲或十弗闲。其名称是由艺人演唱时使用的一个乐器架子所得。这副乐器架子上置有铙、鼓、钲、钹等十样乐器,演员一边演唱,一边手脚并用地击打各种乐器伴奏,忙得没有闲工夫,所以俚语中有“什不闲,什不闲,打什不闲的手脚不失闲。”据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百戏竹枝词》中“什不闲”条所言,是“凤阳妇人歌。设一桁若移枷然,上铙,鼓、钲、钹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十不闲’。”
什不闲大约源出于明代中叶的江苏,明末流行到江南数地,至清康熙中年由凤阳流民传入北京。所以在艺人和一般听众那里,都把它称为“凤阳妇人歌”。有一段什不闲开场唱词说得很明白:“什不闲出在凤阳,挑到净地走会扬香。原本妇人学来妇人唱,也不是西皮也不是二黄。流落北京城男扮女,一台大戏讲得是假巧妆。讲得是古往今来学演唱,文武忠勇孝贤良。讲得是唇齿喉音吐真字,练就了离合悲欢软硬腔。”
不过什不闲开始在北京流传时,还是作为一种贫民乞食的演唱。艺人们经常演唱的是一些诙谐滑稽和顺情说话的喜歌。而且演唱时手脚并用,锣鼓铿锵,非常热闹好听。所以大受市民,商贾以至达官贵人的喜爱。因此也就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比如演唱时由一人增至二到三人,代言与叙事结合,演员可以化妆分包赶角等等,使得这一曲艺形式由一种简单的乞食歌唱在清乾、嘉以后大为壮观。有了专门的班社,并能在茶园和戏园里演出。据说,什不闲在乾隆年间还被一些在京的八旗子弟搬进入旗营的秧歌会,甚至还走进圆明园作为贡奉演出。同时,京津一带的妓院里,妓女们也把什不闲作为招徕和取悦嫖客的节目。
但是什不闲在光绪中年以后开始衰落。据《燕京岁时记》载:“咸、同以前颇重之,近亦如广陵散矣。”什不闲何以从一个大受欢迎的曲种,历三百多年一下子会在清末消亡呢?其直接原因因无史料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就其艺术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推断以下原因是否应该引起今人的注意:
一是随着这种土生土长的曲种进入城市以后,它吸收了一些流行的时调小曲,而这些时调小曲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苦痛和愿望,这就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二是由于一些旗人子弟对什不闲的雅化。因什不闲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旗人子弟喜爱上了它,但是他们开始有意地把统治阶级宣讲教化、粉饰升平的内容加进去,并且在形式上增加了诗赋成分,使其曲调雅训呆板。这样就丧失了它原有的活泼、泼辣、诙谐、生动的民间特色。三是什不闲虽有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但并未形成其定型和完善的艺术形式和表明其艺术个性的统一风格。尤其是那付标志性的乐器架子,它既使什不闲获得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是它走向发展的障碍。所以后来虽然有一些有才华的文人为了挽救它的存在,下了很多功夫,创制和改编了一些优秀作品,也没能使它振兴。不过什不闲虽然作为一种曲种已经消失了,但它的一些表演方式及音乐成分,却流进了当时京津冀一带的莲花落当中,成为莲花落的重要组成因素。
上一篇:人间无长生,服丹反促死
下一篇:仁德皇后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