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歌化了的情歌——印度诗人胜天的《牧童歌》
在文学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文学作品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加以曲解或误解,从而掩抑了作品本来的面貌。印度诗人胜天的《牧童歌》就遭受了这样的命运。
胜天被印度文学史家称作“最后的古代诗人和最早的现代诗人”。在他之后,梵语古典文学彻底衰亡,代之而起的是中世纪新兴方言文学中的虔信诗歌。《牧童歌》是胜天的代表作。
《牧童歌》全诗分十二章,共有二百六十四节。诗歌通篇描写黑天和罗陀的爱情,其情节很简单:黑天和众牧女调情引起情人罗陀忌妒,二人分离;由于罗陀女友从中斡旋,黑天认错,两人和好如初。诗中的黑天虽说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但它在爱情上的表现却完全是世俗的:在胜天的笔下,他是一位多情的风流公子。许多牧女追求他,他也喜欢与她们调情,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罗陀。为了平息罗陀的怨怒,他不惜拜倒在罗陀脚下,苦苦哀求。诗中的罗陀也毫无神性可言。她热恋着黑天,因而看见黑天与其他牧女调情,便心生妒忌,离开黑天;然而身子离开,心儿离不开。他最终忍受不了相思的煎熬,不得已请女友出面找来黑天。《牧童歌》虽取材于神话传说,但作品中的人物和内容,都已毫无神的庄严肃穆。
另外,《牧童歌》中的爱情不是那种净化的情爱,而是直率的性爱。胜天的高超之处在于能把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写得跌宕起伏,绚丽多彩。情人之间的热恋、妒忌、分离、相思、嗔怒、求情、和好、合欢……应有尽有,惟妙惟肖。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这样评价它:“令我惊叹的是,通过极其多变的色调, 一个极其简单的主题被表现得无有止境。”
就这样一首再明显不过的情歌,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成了一部所谓的宗教作品,一首毗湿奴教徒心目中的圣歌。
《牧童歌》问世后,恰恰遇上毗湿奴教虔信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这种虔信运动反映在文学上,便产生了一批虔信诗人。他们大量模仿胜天的《牧童歌》,形成一种叫做“歌诗”的抒情诗体。毗湿奴教徒把胜天列入他们的“圣徒”名单,并按照毗湿奴教的教义解释《牧童歌》,他们说罗陀和众牧女对黑天的爱象征着人类灵魂对大神毗湿奴的渴求。但是,他们无法解释黑天拜倒于罗陀脚下的场面。这个场面恰恰说明了这首长诗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虔信派诗歌,它在形式和精神上都没有那种圣歌所特有的强烈的虔诚个性的表现。
无疑,毗湿奴教徒对《牧童歌》的这种解释损害和模糊了对作品的纯正文学性的鉴赏。要正确地评价这部作品,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剥去那层宗教外衣,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上一篇:圣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下一篇:圣马丁中途放弃革命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