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的分化
1921年中共一大只有12名代表参加,他们确定了党的名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当时他们都是各地共产义义小组的成员,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宣传者和社会主义的热心追求者。但是,加入党不久,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很快出现了政治上的分化,有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董必武。有的则成为遗臭万年的人民公敌,如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张国焘在革命遭遇困难的时,成为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派别活动,1938年4月,借祭黄帝陵之机,只身逃离陕甘边区,到武汉投靠了蒋介石,后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暮年穷愁潦倒,1979年12月病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周佛海,陈公博入党后不久就分别退党和被开除出党,随即投靠国民党右派,1938年12月抗战时与汪精卫一起公开声明投降日本侵略者,堕落为卖国求荣的可耻汉奸,抗战胜利后被捕。周佛海1948年死于狱中,陈公博1946年6月以汉奸罪被处决于苏州。
张、周、陈这三位一大代表的可卑归宿,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训。同是作为共产党人和“一大”代表,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信仰却有很大区别。三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解,只是口头上、理论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决心改造自己。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没能真正实行与工农民众相结合,也不是真正想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而是把参加党看作取得个人名利,捞取政治资本的途径。这样,在革命实践中,个人主义极易膨胀,当革命斗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政治立场就会不坚定,直至走上背叛革命,背叛人民的道路。
上一篇:中俄伊犁交涉的得与失
下一篇:中华绝技的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