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的激愤
朱载堉(1536—1611)是明代杰出的物理学家和音律学家。他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以求解等比数列的方法对十二平均律的计算,为现代键盘乐器奠定了数理基础。他精确地测定了北京的地磁偏角,计算了回归年的长度值。其著述有《乐律全书》、《嘉量算经》等。
但是朱载堉的发现在中国长久以来却遭到冷落和反对,当朱载堉把他的创见进呈于皇帝之后,遭到的不过是“付诸史馆,以备稽考”的命运,实际是无人问津。而后在清代却遭到御用文人们的狂妄批驳。值得人们深思的倒是朱载堉的理论却远播欧洲,为欧洲学术界所惊叹和赞赏。德国的赫尔姆霍茨(1812—1894)在他所著《On the Sensation of Tone》一书中指出:“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的技巧的国家发明的。”比利时的马容(1841—1924)也指出:“在管径大小这一点上,中国的乐律比我们更进步了,我们在这方面,简直一点还没有讲到。王子载堉虽然没有解释他的学理,只把数字给了我们,我们却不难推想得知。而且我们已照样制作了律管,实验所得的结果可以证明这学理的精确。”在十七世纪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说也传到了日本。中根璋(1662—1733)在他的《律原发挥》一书介绍了朱的《律吕精义》。
对于朱载堉的科学发现在国内外不同的遭遇,李约瑟曾感叹道:“朱载堉对人类的贡献是发现了将音阶调谐为相符音程的数学方法。今天西方各国大众以为,这样的根本上实用的体系是想当然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它的存在。……朱载堉的著作曾经得到很高的评价,他的理论在他自己的国家却很少付诸实践,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
朱载堉何止其著述和理论遭到冷遇,他的人生遭遇也非常坎坷。他的父亲本是王爷,但因事入狱,他竟“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因其父由王爷而变成囚犯,往日的亲朋故交也随之疏远,朱载堉有时竟求助无门。他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如纸,不由得激愤满怀,遂愤笔写下了《醒世词》——一卷不朽的曲作,抒发了他心中的不平。如其一首《黄莺儿·求人难》曲写道:
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至亲人说的是隔山话,虚情儿哄咱,假意儿待咱,还将冷眼观。时下且休夸,十年富贵,再看在谁家!
跨海难虽难犹易;求人难,难到至处,亲骨肉深藏远躲,厚朋友绝交断义。相见时项扭头低,问着他面变言迟。俺这里未曾开口,他那里百般回避。锦上花争先添补,雪里炭谁肯送去。听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搁了自己!
一代科学家、艺术家发出如此的悲诉,岂不令人叹惋!
上一篇:朱珪严于律己,失于明察
下一篇:正义之举使舒马赫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