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欧洲的金融危机
1719年至1720年发生了一场震动整个欧洲金融市场的大危机,那次大灾难是近代世界首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它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生有股票行情大涨大落事件并不逊色,史称“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始于法国。路易十四进行的战争致使国债几乎达到了30亿利弗尔,货币资本大量外流,连年歉收,税收减少,法国经济陷于瘫痪。1715年9月1日国王去世,留下一个年近五岁的幼子继承王位,更是火上浇油。面对当时的棘手局面,新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征求一个苏格兰流放者约翰·劳如何才能重振经济的意见。1718年与1719年,约翰·劳获准经营由国家垄断的三个机构:皇家银行,这是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印度公司,这是一家海外贸易公司;包税所,这是一个征收间接税的中心。他经营的银行和贸易公司都由他所承包的岁入作为保证。
1719年10月,约翰·劳开始帮助政府统一债务,用政府的债券来购买他的印度公司的股票。由于债券公开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及其面值的一半,该公司却按票面价值接受债券。于是,持有政府债券的人纷纷抢购他的股票,1720年1月,每股的市场价格由原先的500利弗尔上升到18,000利弗尔,四个月内资本增值达3600%,法国的公债骤然减少了。政府借此甩掉债务包袱。
约翰·劳在法国的成功诱发了英国议会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来减少公债。英国已有一个现成的公司叫南海公司,一直与西属美州(即南海)进行贸易,它的性质与印度公司一样。英政府决定利用该公司减轻在战争年代背上长期债务的包袱,根据1720年3月通过的南海法案,公债持有者可以将公债券换成南海公司的股票。正如法国的情况一样,反应是惊人的。一年之内就85%的债券转变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该公司的名义资本1719年为1,170万英镑,而在1720年陡然增加了2,600万英镑。1720年1月1日,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为128点,而到这年的7月1日则已高达950点。
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引起了股票行情普遍看涨。股票投机的狂热席卷了伦敦,并且蔓延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大都市。新的公司纷纷成立。其中有一些公司显然是骗局,但仍有一些容易上当受骗的人购买它们的股票,与此同时,先前成立的那些公司则把钱借给希望购买更多股票的股东,并接受股东们的股票作为抵押。甚至英格兰银行也采用这种十分危险的方式借出去了一百多万英镑。由于发了财的投资者(包括许多南海公司的董事)不问价钱地大肆购买地产,土地价格也开始大幅度上涨。
在这场投机热潮中,南海股票始终是热门货。甚至那些头脑精明的荷兰与瑞士资本家也花钱购买这家英国发展公司的股票(直到1723年,荷兰投资者还持有156万英镑的南海股票,瑞士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也达564,178英镑)。这股投机狂潮对荷兰的冲击并不长久。1720年5月,荷兰国会开始讨论创建一个与约翰·劳的公司或南海公司一样的公司,目的是要减少公债,在6月至10月这段时期,为吸引国内外的“游资”,阿姆斯特丹的广告中相继出现了40家新的工程公司。在日内瓦、维也纳与汉堡也出现了同样的投机风潮,在那年的秋天,里斯本还发生了“巴西泡沫”事件。整个西欧似乎都沉浸在股票投机的狂热之中。甚至在阿尔斯特这样一个金融业死气沉沉的地方,现金也已外流殆尽。伦敦的一个观察家为群众的愚味发出了哀叹,“天下百姓都涌入了交易所胡同”。这种现象并没有持续很久。到了8月份,群众涌入交易所的目的已不是为了购买股票,而是为了索回其投资了。股票市场突然失去了根基。
当所谓“神奇的股票”的价格刚一跌落,投资者们就象几个月以前抢购股票时那样,迫不及待地开始争先抛出股票。大崩溃爆发了。1720年9月1日,南海公司的股票在股票交易所的指数为775点,两个星期之后,它就跌落到520点,到10月14日,它进一步跌落到170点。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的股票也从9月1日的227点跌落到10月14日的135点,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从345点跌落到145点,非州公司的股票从130点跌落到40点。
这些事件导致了其他一些金融中心的股票价格的下跌。在巴黎,印度公司的股票几乎变得一文不值,1720年10月,皇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已经不再是一种合法的纸币。在阿姆斯特丹,新成立的公司垮台了,它们的股东也纷纷破产。硬币实际上已从货币流通中消失,在伦敦,每月需要支付5%的利息才能借到硬币,在爱尔兰,由于缺乏货币,普通商业实际上已回到了物价交换的阶段。那些在投机热潮中购买股票的人丧失了几乎所有的投资。政府的债权人或是倾家荡产,或是陷入贫因,政府的信誉受到损害。在十八世纪余下的那几十年中,人们对约翰·劳的那种“体制”以及这场在崩溃所造成的损失一直耿耿于怀。许多观察家相信,若不是因为受害者集团的自私与贪婪,这场毁灭性的崩溃本来必定会导致一次有组织的暴动。那些受害者们都急于挽救自己的投资,所以才未能联合起来颠覆国家。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欧洲金融大危机使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大臣和商人得到了一次有益的、永世难忘的教训;一个政府,如果把公债和股票当做投机的工具,政府的信誉就会受到损害,公众就会产生敌意,无论在政治或经济方面都会付出很高的代价。
上一篇:震惊全国的沈崇强奸案
下一篇:专制主义者井伊直弼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