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以乘舆济人
春秋时代郑国的正卿公孙侨,字子产,公元前543年开始执掌国政,制订“丘赋”制度,颂布法律条文,保障公私合法权益,辅佐郑简公二十余年,对内主张施惠于民,对外主张积极开展小国外交,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他还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观点,反对迷信活动,对发展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作出了贡献。
然而,子产治理国政,并不是没有不足和纰漏的。对于子产的惠民政策,同时代的孔子和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分别提出过批评。事情是这样的:郑国境内有两条河流,溱河和洧河,但河流上都没有桥,每到冬天,过往行人只好忍着刺骨的寒水淌来淌去。子产每遇见这种场面,便赶紧跳下车来。让御手用自己的车把需要过河的百姓全部运到对岸,然后才兼程赶路。
孔子评论说:“子产称得上仁慈之人,用自己的乘舆(舆,即车)让百姓乘坐渡河。但他只不过是众人的母亲,只知给子女吃饭却不懂得对子女进行教育,百姓怎么能乘坐大臣的乘舆呢?”二百多年后,孟子评论子产说:“子产有惠民之心,但不知为政。应当在夏历九月雨季初过的时候,在河上修造徒杠(供人徒步行走的便桥);夏历十月河水快要干涸的季节建造舆梁(可供车马行走的大桥),百姓不就免除了冬涉之苦了吗?君子治理国政,应从根本上为民着想,不能幻想把恩惠直接施加到每一个人。”
孟子的批评是较为中肯的。治理国家,首先需要具备仁心仁德,体恤百姓疾苦,时时刻刻将人民的冷暖放在心头,只有与广大人民甘苦与共,国政才具备大治的基础。但是,仅仅知道施惠于民还不够,还必须知道如何施惠于民,还必须深通治国之道。河上无桥,子产即使昼夜守候岸边,也难能用自己的乘舆把全部过往行人渡过河去。从教育入手,积极开发民智,局面便大不相同了。
上一篇:子不教,父之过
下一篇:子午流注针法终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