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之失
鸳鸯蝴蝶派又名礼拜六派(《礼拜六》是刊登这派小说影响最大的一种杂志),是现代文学史上滋生于上海的一个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它成型于清末民初,从兴起到衰亡,持续近40年,全盛时期是五·四运动前后二十年,作品以小说为主。
鸳鸯蝴蝶派小说描写的大部分是男女爱情故事,佳人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双蝴蝶,一对鸳鸯一样”(鲁迅语),但它的内容又不仅限于此,还有社会、黑幕、娼门、武侠、侦探、历史、宫闱等题材。这一派著名的作家是所谓的“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和张恨水,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所谓的“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姻缘》。其中张恨水的《啼笑姻缘》熔社会、言情、武侠于一炉,是这派作品中影响最广的一部。
鸳鸯蝴蝶派的作品基本上以闲书或娱乐品的面貌出现,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通俗文学,内容多写市民阶层的生活,决定了读者也多是城市中人口比重最大的小市民。这派作者公开宣称的写作宗旨是游戏和消遣。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是这派作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写作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该派不少作者主要是作为社会心理的采办而写作,追求文学的商品化,有的作品一味投合小市民中的某些低级趣味,跃入黄色作品的泥坑。如冯玉奇的小说,充满了色情荒诞的毒素,文字庸俗甚至不通,而他的作品却有一百五十余部。
不能否认,鸳鸯蝴蝶派是当时市民文学的一支。五·四前的文言文哀情小说词藻多华丽、精美,五·四后改用白话文创作后,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在当时影响很大,二三十年代曾在新闻界、出版界、电影、戏曲等方面占很大优势。一部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军阀横暴等社会现象,如《啼笑姻缘》。抗战时有的作者还写出了内容较充实、艺术上较进步的作品,如张恨水的《八十一梦》、《五子登科》等。但是,鸳鸯蝴蝶派的大部分作品由于消极娱乐的文学观的影响,又局限于一定的题材范围,不能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些作品内容重复,甚至精制滥造。现代中国是一个风云突起的时代,这部分作者却弹着“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小调,消极地对待社会,对待作品。在人民开始觉醒的道路上,这些作品无疑起着麻醉和迷惑的作用。
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鸳鸯蝴蝶派中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对于鸳鸯蝴蝶派来说,它却是一个失败了的文学派别。在中国现代社会严酷的现实中,趣味人生,消遣文学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这正是鸳鸯蝴蝶派的教训所在。
上一篇:预防则胜·忽视则败
下一篇:一个企业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