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走私
在全球,每年约有价值三十亿美元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被走私贩运。这些稀有之物绝大多数来源于第三世界,它们被文物掮客们源源不断地“搬运”到发达的西方为家。
走私文物给“出口国”带来了许多危害:许多文物丰富的中小国家丧失了他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考古遗迹被盗墓者破坏了。哥斯达黎加已知的考古遗址中,有95%毁于盗墓者之手,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国家文物馆曾在1981年发生过一起盗案,丢失的九件珍品中有三件在纽约的佩斯兰艺术馆出现。
面对越来越猖獗的文物走私,第三世界国家纷纷通过法案限制或禁止任何有价值的艺术品出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制定了禁止进口那些出口证件不完备的文物的公约,但签约者寥寥。从“出”和“入”两个角度看,打击非法艺术品走私贸易仍然困难重重。
一些第三世界小国的海关官员缺乏鉴别文物的能力;另一些国家的边防人员和寺院护卫常常受贿。马里的国家博物馆里,仅有六件土著赤陶人兽像,原来的九世纪至十七世纪的数百件文物均被运往其他国家。
文物走私屡禁不止的另一个原因是某些走私方式防不胜防,西方国家的外交官、记者通过享有海关检查豁免的外交邮袋进行走私贸易。另一原因是有些古玩商和收藏家大唱文物“自由贸易”可以推动各国文化交流的反调,这无疑又为艺术品走私推波助澜。
权威考古学家认为,把文物搬离原址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破坏了它作为提供历史线索的真正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文物走私者和盗墓者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罪人和小偷。尽管时代已经进步了,文物走私在短期内却禁而不止或根本无法禁止。这当是当代一件憾事。
上一篇:艺术=直觉=表现?——克罗齐的结论
下一篇:英·甘地死于贴身警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