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幻灯片”
玛格丽特·杜拉是法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有人称她为“新小说派”作家。她的作品涉及小说、戏剧和电影,从事电影创作是从1959年开始的。那年她和阿仑·雷乃合作,由她写剧本,雷乃导演,拍出了轰动世界影坛的意识流影片《广岛之恋》。1961年又为亨利·柯尔比写了《长别离》的剧本。
1965年后,她开始了自编自导的电影作家生涯,几年间,导演了八部影片。其中《印度之歌》可说是她的代表作。
一部90分钟的故事片,一般有三、四百个镜头,而《印度之歌》只有74个镜头,画外音却多达五百多句。镜头很长,动作缓慢,甚至半天呆着不动,画面实际上并不说明问题,因此,有人挖苦说,这是“幻灯片”。
影片的故事完全是在声带上述说出来的。由于声音的安排过于随意,有十五、六个人说话的声音,再加上歌声、嘈杂声、风声、雨声、涛声、鸟鸣、犬吠声都在画外出现,却与画面形象无关。
影片平行叙述两个故事。一是关于法国驻印度大使安娜——玛丽·斯特雷泰因爱情纠葛而投海自杀的事;二是一个无名女乞丐到恒河边上流浪终于饿死在小岛上的事。大使夫人的事是在画面和声带上同时展开的,但主要依靠声带,因为画面上的人物从不张口;女乞丐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画外叙述故事的男女声旁白,也不按顺序进行,一个讲这段,一个讲那段,一会儿讲大使夫人,一会儿又讲女乞丐,颠来倒去,跳来跳去,让观众莫名其妙。
这是部“纯音画电影”的典型。由于这部影片过于注重声音,叙述处于主导地位,画面只是配合叙述创造一种意境,制造一种情绪和气氛,所以形式奇特,内容晦涩。
这部影片远远离开了电影的传统观念,更接近于文学作品,但又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文学作品,是一部突破了电影和文学的现代派作品。
杜拉以“新小说”派作家的身份,在电影领域中,不断运用电影的手法传达文学的内涵,但由于不尊重电影的基本特征,不以运动的画面表达思想内容,所以,《印度之歌》不仅不是一部好影片,同时也不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
这种非驴非马的作品,不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只是作家借银幕来表现自己,而这与电影的大众性是格格不入的。
上一篇:遗憾的荒芜
下一篇:银行里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