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交风潮
外商证券交易所在中国的建立,呼唤与刺激着中国人自办交易所的诞生。特别是民族资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获得了迅速发展和高度集中,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9年至1920年间,在中国的上海、北京、汉口等地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交易所。由于顺应了法时政治经济大环境的需要,故而受到社会的欢迎。一开始就交易兴旺,收益丰厚,世人不得不对交易所刮目相看,同时,也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设交易所是至富的捷径,一时间群起仿效,争设交易所。不论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所的营业标准,不问市场上已有多少同类的交易所,也不顾是否具备设立交易所的条件,甚至无行无业也凭空设立交易所,昼夜拍板不止。一时间,交易所和经营股票买卖的信托公司纷纷成立,在1921年5月以后的几个月内,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一家交易所出现,每隔十几天就有一家信托公司成立,到1921年末,上海就拥有各种交易所一百四十多家,天津、广州、汉口等地也成立交易所和信托公司五十多家,证券交易量也达到顶峰,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先后涌现出百多家交易所,大大超过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不少是投机的产儿,真正依法设立的很少。例如上海的一百多家交易所中,只有六家领到北洋政府的营业执照。新成立的交易所并没有多少业务,大多数热衷于哄抬本交易所的股票,待价格暴涨后再抛售出去,从中渔利。新成立的信托公司,除个别的大部分不具备金融机构的应有条件,业务上也和大多数交易所一样,以自己的股票为主要交易对象,同时还与交易所结合在一起,互相利用、互相抬拉,使股价猛涨五至六倍。一时间人心若狂,交易所股票成为最热门的抢手货,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仅交易所资本一项,据统计在1921年成立的一百多家交易所中,其中的一百零三家的资本就达一亿四千八百万元。美金一千万元;上海开设的十二家信托公司资本总额达八千一百万元。社会资金大量流向交易所从事投机,导致资金非良性配置,市面银根日紧,时逢年关,各银行、钱庄收缩信用,投机者告货无门,1922年1月上海有一家名为中外证券物品交易所突然倒闭,使该所售出的股票期货如同废纸,不少人损失惨重。此时,人们始从股票交易的狂热中清醒过来,股票成了执手可灼的东西,谁都怕烫了自己的手,于是争相抛出,交易所股价一泻千里,不少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纷纷倒闭。交易所从顶峰上迅速跌落,短短的两个月内,上海的一百多家证券交易所大都倒闭了,幸存来的仅有六家,全国只剩十几家。股民受累破产者不计其数,市场为之震动。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证券交易,既循着世界证券交易发展的轨迹,又有其先天不足的缺陷,过份的投机狂热,给脆弱的证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证券市场的建立切不可一哄而起,炒股票的过热,会带来结局的过悲,世人应引以为戒啊!
上一篇:侥幸不可有·冒险不可无
下一篇:信仰岂可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