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改革中的失误
建国以来,戏曲改革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在五十年代也走过一段弯路,后来虽然逐步纠正,可是其错误造成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消除。
戏曲的美学原则,表现形式,艺术创作手法与话剧迥然不同。改革戏曲,是要剔除其内容中的封建糟粕,完善其表现形式中的粗糙与不合逻辑的部分,但必须是在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按照话剧模式生搬硬套,否则终将导致戏曲的灭亡。建国初期,话剧界把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当作唯一的遵循规范,后来这股风气蔓延到戏曲界,以至发展到一切都企图用话剧的艺术模式来改造戏曲,引起了戏曲艺术创作中的一片混乱。
从50年代开始,中央戏剧学院陆续约请了一些苏联戏剧专家来讲学,许多戏曲干部和导演也参加听讲。专家中有一位列斯里,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他在讲课中不遗余力地抨击戏曲(主要是京剧)。他认为京剧是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是落后、愚昧、畸形、僵化,完全违反生活真实的戏剧形式,如果不彻底改造,应该立刻放到博物馆去,或干脆任它消灭。他认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僵死刻板的摹仿动作,没有生活气息,只能束缚演员的创作灵感;京剧脸谱是野蛮民族纹身纹面的落后习俗的孑遗;京剧的胡须(髯口)不是长在(即帖在)脸颊上,而是挂在耳朵上,还遮住口部(意思是妨碍吃喝),这是违背人类生理构造的荒谬设计;京剧锣鼓是一种野蛮落后的只能破坏宁谧创作氛围的噪音;京剧的念白是一种违反生活真实的矫揉造做的虚伪腔调;京剧的服装是违反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虚夸的设计,比如水袖、雉尾、鸾带、厚底靴子等等,都是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都是妨碍演员表演动作的障碍物;京剧(传统戏)没有布景,只有一桌二椅,缺乏最起码的环境装置和气氛渲染,是一种最落后的舞台装置,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只能说明这位专家对于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彻底无知。如果只作为他个人的见解,也可以不必计较,或通过辩论来辨清是非。但遗憾的是,由于盲目崇拜苏联,迷信外国权威,这些谬论在当时竟被许多人当作具有权威性的正确理论,而且用来指导戏曲改革的艺术实践。不少戏曲导演和戏曲管理部门的领导,都成为列斯里谬论的传播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更有甚者,这股艺术上的歪风,还与政治问题纠缠在一起,例如有人提出反对列斯里的意见,竟被当作反苏的反动言论来批判。在全国不小的范围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中,在这些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戏曲改革工作走过一段不小的弯路。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用是否符合生活原貌的真实,来作为评断京剧艺术优劣的标准;认为京剧表演程式是僵化的脱离生活的束缚演员手脚的东西;认为京剧是一种产自封建社会的落后的艺术形式等等,都是当时那些错误理论的遗留影响。
上一篇:惜哉,花四宝
下一篇:戏曲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