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杏佛横尸上海滩
杨杏佛,名铨,字杏佛,江西清江人,1893年生。1908年入上海中国公学。1911年,杨杏佛作为同盟会会员,担任孙中山的总统府秘书,被称为“青年才俊”。1913年赴美留学。1919年回国后,一度想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道路,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任教。孙中山逝世后,他坚定地宣传和捍卫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五卅惨案发生后,杨杏佛在上海主办国民党左派的《民族日报》,逐日撰写社论,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在反帝运动中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威力。1931年蒋介石对江西苏区发动“围剿”杨杏佛撰写《共产党在中国状况》一文,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的新闻封锁,最早在国内比较客观地介绍苏区和红军的情况。然而文章触怒了蒋介石政府,报纸被收缴销毁。
1932年12月,杨杏佛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杨杏佛任执行委员兼总干事。他极力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抨击蒋介石独裁统治,同时还参与营救许多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同盟”的活动,使国民党反动派对同盟领导人恨之入骨。蒋介石决心杀掉杨杏佛,借以恐吓宋庆龄及其他进步人士,镇压日趋高涨的抗日爱国活动。
1933年6月18日清晨七点左右,杨杏佛带儿子小佛乘车准备前往大亚路骑马,当汽车走到“中央研究院国际出版品交换处”门口时,国民党特务向车内射击,司机中弹身亡,杨杏佛身中数弹,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国民党特务的卑鄙行为,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义愤。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为杨杏佛举行追悼大会,宋庆龄、鲁迅、何香凝、沈钧儒、李四光等许多著名人士参加了追悼大会,人们遣责蒋介石的倒行逆施,要求严惩凶手。宋庆龄慷慨陈词:“不是革命在中国胜利,就是帝国主义征服和瓜分中国。”但“我相信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并坚决表示“我和我的朋友们是绝不会为这种卑鄙手段所吓倒!”
上一篇:杨昌济的失望
下一篇:杨杰被害于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