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陨落
莱蒙托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杰出诗人。他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之死》、叙事长诗《恶魔》、《童僧》等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他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第二最伟大的诗人。然而,这样一位文学天才却倒在了决斗场上,死时只有27岁。而这场所谓决斗完全是有预谋的,起因便是莱蒙托夫那颗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心和手中那支犀利的笔。
十九世纪的俄国,沙皇统治一切,贵族集团腐朽、没落。社会一片黑暗。1837年1月,著名诗人普希金因决斗致死。莱蒙托夫压抑不住心头的愤懑,写下了长诗《诗人之死》,对沙皇当局和贵族集团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抨击。他因此而被逮捕并于同年4月被流放至高加索山区。
1838年初,为了软化这位刚直不阿的诗人,沙皇准许莱蒙托夫返回首都彼得堡。并希望他能感恩戴德,成为粉饰太平的宫廷诗人。
然而莱蒙托夫毫无妥协的表示,反而在《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叙事长诗《恶魔》和《童僧》,继续评击统治阶级的黑暗政治。这进一步触怒了统治集团,阴谋的暗影开始向莱蒙托夫逼来。
1839年冬,彼得堡各家书店里突然出现了一部名为《上流社会》的影射小说。书中描写青年军官米谢尼·莱沃宁企图爬进彼得堡贵族社会特选人物的圈子,但没有成功。小说中处处拿这名青年军官来影射莱蒙托夫。据作者索洛古布后来的回忆,这本书是他在皇后及其两个女儿的指使下炮制的,目的是想侮辱莱蒙托夫并挑起人们对他的不满。但这一目的并未达到。上层阶级没有死心。不久,他们又策划了法国外交官巴兰特之子小巴兰特同莱蒙托夫的决斗,并以此为理由把莱蒙托夫重新流放到高加索山区。
在荒凉的高加索,统治者们依然没有罢休。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次由一点口角而引起的决斗。决斗的对方玛尔丁诺夫只不过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决斗进行时,山脚下要塞司令部和城里高加索最高军政机关大楼里,几个身居要职,脑满肠肥的军政官员们,都等着决斗结果。他们不仅事先知道决斗将进行,甚至还对决斗后有关事宜的处理作了种种安排。院子里,几匹快马已备好了鞍,信使们整装待发,准备一接到决斗消息就向沙皇报告。而这场决斗也是在违背一切道德原则的情况下不公正地进行的。玛尔丁诺夫竟趁诗人正微笑地望着他点头招呼时突然对准他的心窝开了一枪。当时正下着倾盆大雨,诗人就在这样暴虐的天气里悲惨地死去。当人们要求严惩凶手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却在接到死讯报告时掩饰不住庆幸的心情,回头对廷臣说:“对于狗,就得使他象狗一样死去”。
就这样,一颗崇尚正义、蔑视权贵的高尚的心在俄国上层阶级的阴谋策划下停止了跳动。黑暗的统治、糜烂骄奢的上流社会扼杀了这位天才诗人的生命,留给后人无限的惋叹。
上一篇:天才的演奏家与不幸的作曲家——卡塞拉
下一篇:天文学上不可知论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