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苦恼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晋朝浔阳柴桑(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生活在东晋和刘宋交替的战乱年代,由于不满黑暗腐败的政治,辞官归隐,耕诗为务。他的诗歌,以意境恬淡清新、语言质朴自然在诗史上独树一帜,生动地描写和讴歌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田园生活,真挚地抒发了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是伟大的诗人,但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却因儿子的平庸和无才而深深地苦恼。
陶渊明共有五个儿子:舒俨、宣俟、雍份、端佚、通佟。
他很爱他的长子,对他寄寓了很大希望。他有一首长达八十句的四言诗《命子》,就是专为勉励长子舒俨而写的。在这首诗里,他用很大篇幅追述了陶氏家族的历史,希望儿子继承列祖列宗的光辉风范;然后说明,之所以根据《礼记·曲礼》中“毋不敬,俨若思”的文句给他起名俨,取字求思,就是企盼他从早到晚温和恭敬,像孔子之孙孔伋一样成为贤子肖孙。但是,舒俨长大之后,并没有成什么气候,深失父亲之望。
不仅长子不肖,其他四子,也都平庸无可取之处。两鬓如丝的陶渊明,为此苦闷之极,并把这种难以解脱的郁郁之情熔铸成一首五言诗《责子》。他痛苦吟诵道:“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笔纸。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十五岁为立志于学之年——笔者),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陶渊明五个儿子的生平,难以稽考,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既无政绩如其远祖陶侃,又无文名如其父亲陶潜,庸庸碌碌,不见经传。陶渊明苦恼万状,后代也难免莫名其妙。然而说怪不怪,事出有因。
陶渊明原本具有农厚的道家思想,尤其兼善天下的夙志碰壁之后,他愈加相信命运,对人生多持“委运乘化”的消极态度。他希望儿子成才,但又听之任之。茹苦含辛的培育之力,循循善诱的教训之功,自然无从谈起了。勤则成才,惰则无行,而儿辈勤勉与惰怠,又每每取决于长辈教训之功的多寡。挂冠归隐之后,陶渊明躬耕自资之外,其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吟诗读书和饮酒求醉了。更遗憾的是,等到发觉儿子无一勤奋攻读、个个疏懒成习之后,陶渊明并没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此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而是徒发感叹:“天运苟如此,且进怀中物。”(《责子诗》)直到五十一岁,陶渊明曾大病一场,于是写了一篇遗嘱《与子俨等疏》,文章仍没对孩子们提出任何政治、思想、品德、学业方面的指导和要求,而只希望孩子们搞好团结,不要分家。
当今社会,常听某些家长讲:“是那个材料,不管不教也成才;不是那材料,怎么教管也没用。”——这些家长,其实是在重复陶渊明相信天命怠于教子的错误。
上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逆转
下一篇:陶渊明饮酒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