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早慧诗人未能大成
翻开唐代文学的史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早慧的小诗人。但可惜的是他们大都如昙花一现,真正取得成就的寥寥无几。
盛唐时的缪氏子,七岁能文,以神童应试,赋《新月诗》:“新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由新月想到满月;由新月的浅浅弯弯想到美人的蛾眉;由满月的丰盈明亮想到三五的团圆。小小孩童,也真亏他想得出来!
中唐的崔铉幼时曾随父拜访晋国公韩滉。韩滉想考考他,一指架上苍鹰,命他作诗。小崔铉稍加考虑,便吟成《架上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条人。”为苍鹰呼唤自由,写得很有豪气。韩滉称赞不已。
还有一位以诗鸣冤的小诗人。晚唐的何仲举十三岁时因家贫到期交不起税银,被送进牢狱。县令李皋听说他能写诗,便想试试他的诗才。何仲举想起自己在狱中受刑的悲惨遭遇,立刻提笔写道:“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支花。”把自己比作遭受摧残的玉和花。技巧上,巧妙地运用了“玉、狱”、“家、枷”的谐音。无怪乎李皋读罢不仅释放了他,还以礼相待。
不足十岁的路德延,曾以一首《咏芭蕉》名动卿相。“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线,心似倒抽书”。这首诗中“斜界线”、“倒抽书”两个比喻新颖生动,世人争相传诵,其载誉盛况路德延晚年时仍念念不忘!“初骑竹马咏芭蕉,尝添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一枝寻许折青霄”(《感旧诗》)。
这些早慧的小诗人们都曾名动一时,有过朝花般灿烂美好的童年和少年。但后来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早慧的诗才没有能帮助他们成就为著名的大诗人,却象展葩一时的昙花,闪过晨空的流星,荣耀一时,随后便消声匿迹了。什么原因呢?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讲述了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故事,最后感叹道:“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慨叹方仲永由于后天没有很好地学习,最终空负了受之于天的资质而成为了凡人。同样,过早的成名使唐代这些早慧的小诗人享受了过多的赞誉,他们的仕途一般都比较顺利,舒适的生活,早年的名声渐渐消磨了他们的上进心和才气。于是固步自封便势不可免,后继无力便也成了必然。可见,早慧并不意味着大成。小时的聪慧和名声也不能保证以后的成材。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清醒的认识和不懈的努力。否则,就只能眼看着本来所有的那一份才华如落花一般,无可奈何地随时光之水流去了。
上一篇:施特劳斯遇到决斗者
下一篇:无名氏发现“水库能诱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