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未来主义是本世纪初出现最早的反传统的文学艺术流派之一。1909年2月21日,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正式产生。随后又推及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产生过一定影响。但这个流派为时很短,不过十几年,且由于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限,注定了它昙花一现的命运。
首先,未来主义文学在反传统的思想下,把文学内容由写人转移到表现新的物质、新的观念和新的美上。实际这是对文学的一种根本破坏。未来主义者认为,现代大都市、机器文明、速度和竞争是当前时代的主要特征,文学应该反映这些时代特征,即表现新的物质、观念和美。于是,在他们笔下,运动、速度和物质成了文学描写的全部内容,而人只是表现运动的条件之一。未来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他们设想了未来的新人。马里内蒂的长篇小说《未来主义者马法尔卡》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新人”的典型。“他”具有万能的本领,其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像机器零件一样,可以拆卸,能够更换,但“他”没有心灵,没有感情,没有道德,极端残忍、冷静。这是一种没有精神的东西,是一种人的物化、机器化,未来主义文学对“新人”的描写实质上是对“物”的描写和颂扬。
未来主义文学的内容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战争和暴力的描写,他们视战争为“伟大的交响乐”,通过战争来否定现存的人,现存的一切。暴力是美,残酷是美,这正是他们新的观念和美在文学中的又一体现。
在创作方法上,未来主义几乎完全否定了以往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醉心于新建一种完全摆脱传统的“未来文学”,首先,他们否定语法规范,革新诗歌语言,认为传统的语言、语法规范无法适应新的文学,应当全盘否定,应当“毁弃句法”,“消灭形容词”、“消灭副词”、“消灭标点符号”,甚至主张“采用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其次,他们强调直觉形象,主张广泛类比,认为未来艺术应表现人们“思维意识的杂乱无章,”因此他们“强调直觉和神秘,反对理性和逻辑,热衷于胡思乱想、幻觉错觉。”文字内容显得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最后,他们还革新戏剧样式,建立“合成戏剧”,在舞台上主要通过简单的台词,急速的动作使众多感觉、观念、幻觉和事实融为一体,来挖掘不可捉摸的内心世界,以求表现物的态势和灵性,如坎基马罗的剧本《枪声》:
人物:一粒子弹
没有行人的一个寒冷的街上。
暂时静默,手枪发射的声音。
全剧几十个字,几句话,形式上达到了“反戏剧”的极端,却没有什么意义。
可以说,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陷入了极端非理性的虚无主义,从而完全违背了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统一规律。
文学是要反映人的,文学反映的历史、现实都要具有认识人生的意义,人在文学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文学创作方法必须在表现人的前提下,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这样的革新才有价值。
而未来主义恰恰违背了以上两条文学发展的规律,离开了“人”这一根本主题,从而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落寞地退出文坛。
上一篇:无权者的改革很难成功
下一篇:无照行医致人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