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不败而败
由于法国侵略军不断向中国挑衅,清政府终于在1884年5月下诏对法国宣战。
驻越南北部的清军统帅潘鼎新受李鸿章妥协路线的影响,消极懈怠,士气低落,被法军击败,退回镇南关。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老将冯子材。他在镇南关内修筑长墙,挖掘壕沟,积极备战。当法军再次进攻时,冯子材发起总攻,法军死伤千余人,全线崩溃。侵略军司令尼格里身负重伤,清军乘胜追击,收复文渊、谅山等地。同时,刘永福的黑旗军在临洮大败法军。迫使主战的法国内阁茹费里倒台。
原来,清政府当权者慈禧太后、奕䜣等人根本没有对法作战的决心,即使在宣战之后,也是或明或暗、直接间接地与侵略者谋求妥协。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李鸿章一直没有停止向法国乞和。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压迫中国妥协。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奔走下,1885年2月清政府派税务司英人金登干为代表赴巴黎与法国秘密谈判。中国在前线大获全胜,清朝当权者认为这正是求和的好机会。李鸿章建议乘胜即收,“当藉谅山一胜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慈禧太后采纳这一意见,授权金登干在巴黎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清政府在军事上获胜之后求和,连法国也感到意外。前线将士接到撤军命令,无不义愤填膺。冯子材代表爱国官兵,致电两广总督张之洞,请其上折“诛议和之人”,表达了对投降派的愤恨。全国人民纷纷反对议和,痛斥卖国贼。但清政府全然不顾,强令前线各军撤出战场。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得来的胜利,被卖国的清政府葬送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战后,法国侵略势力日益深入中国云南、广西,中国的边疆危机更加严重了。
上一篇:清华大学的招生试点
下一篇:清政府对日的三次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