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虚作假而出名的克莱斯勒
1935年二月的一天,美联社发布了一条轰动音乐界的消息,说著名的奥地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克莱斯勒(1875—1962)先生承认,他在1900年代发表的众多的“古典作曲家手稿”,实际上是他本人的作品。当时克莱斯勒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微言轻,为了赢得广泛的听众,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古老风格的小提琴曲,假托是十八世纪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作曲家的手稿和改编曲。二十世纪初,尤其是二十世纪地二十年代,新古典主义盛行一时,克莱斯勒借重古典大师之名的赝品,竟广为流传。
消息一经传出,各界舆论大哗。英国音乐批评家纽曼撰写长文,对克莱斯勒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行径大加抨斥。有趣的是这些责难不仅没有损毁克莱斯勒的声誉,反而使这位别出新裁的小提琴家更受乐迷的青睐。这些以“古典作曲家手稿”的名义问世的独奏曲包括:假托为W·F·巴赫(1701—1784)的“庄严慢板”;假托为博凯里尼(1743—1805)的“小快板”:假托为卡尔梯埃尔(1765—1841)的“狩猎”;假托为库泊兰(1668—1733)的“普罗旺斯晨歌”和“路易十三之歌和帕凡舞曲”;假托为狄特斯多尔夫(1739—1799)的“谐谑曲”;假托为夫兰库尔(1738—1804)的“西西里舞曲和里戈东舞曲”;假托为马蒂尼(1706—1784)的“小行板”和“祷词”;假托为波尔波拉(1686—1767)的“小步舞曲”;假托为塔蒂尼(1692—1770)的“科莱里主题变奏曲”;假托为浦尼亚尼(1731—1798)的“前奏曲和快板”;假托为维瓦尔迪(1675—1741)的“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些曲子,除了《路易十三之歌》开头的主题借用了一个传统的曲调外,其余均系克莱斯勒的手笔,他对古典大师风格的模仿也算是维妙维肖,以假乱真了。克莱斯勒总算有良心,自己揭穿自己,否则现在这些曲子还在以假当真。
音乐创作上弄虚作假的行径居然能在三十年中使许多专家受骗上当,其教训至少可以说:在一种艺术风格兴起时,必然出现刻意模仿、鱼龙混杂的现象。只有保持艺术上的清醒头脑,不盲目崇拜名人,不着意追赶时尚,才不会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上一篇:弄巧成拙一字误
下一篇:彭加勒不该对研究病态函数进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