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心?在物?
里普斯(1851—1914)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我们知道,美学和哲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世界上著名的美学家往往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而里普斯研究美学则往往从心理学出发。他的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97)和两卷本的《美学》(1909),除此之外,德国《心理学大全的文献》还收有他的两篇文章《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再论移情作用》。
在近代美学思想中,移情说的影响很大,代表人物是里普斯,人们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里普斯就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美学上的达尔文,其实移情说并不是里普斯的新发现,在他之前的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父子就已经奠定了移情说的基础。里普斯由于研究贡献很大就被看作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所谓移情,就是人们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之中,把无生命的东西生命化,好象它也有七情六欲。同时人在观察时,自己也受到事物的影响,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比如“山光悦鸟性”“红杏枝头春意闹”。里普斯移情说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几何形体所生的错觉。在他的《空间美学》里,他用希腊建筑中道芮式石柱来说明移情作用。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往往不用墙,而让一排排的石柱来撑持屋顶的压力。这种石柱往往很高大,外面刻着凸凹相间的纵直的槽形纹路,平常我们看石柱时应该觉得它由于承受重压而顺着地心吸引力下垂,但是我们看“道芮式”石柱却往往觉得它耸立飞腾、呈现一种用力抵抗不甘屈服的气概。这种感觉是由于在聚精会神观看中,我们忘记了石柱和我的分别,于是出力抵抗、耸立飞腾虽然本来是我们心中的意象,这时就移到石柱身上去了,这就是移情作用。
按照里普斯的说法,这种移情作用就是一种美感经验。在美感经验中,审美好象过渡到审美欣赏活动,须经过移情作用产生的情感,如活力自由、自豪等感觉。而审美欣赏的原因是我,不过不是原来的我,而是“看到对立的对象而感到欢乐或愉快的那个自我”。因为在观照审美对象而感到愉快时,我还感到一系列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这一切内心活动中我感到活力旺盛,轻松自由,胸有成竹,舒卷自如,也许还感到自豪,如此等等。这种情感才是审美欣赏的原因。这样说来,引起美感的原因就不在对象而是对象引起的主观感情了。这里,里普斯堕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把引起美好的原因落脚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物质对象上,这是他移情论的遗憾所在。
上一篇:美篮教练率兵不利汉城败北
下一篇:聂元梓与全国第一张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