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初期创作中的矛盾
茅盾是现代著名作家沈雁冰的笔名。1927年他将《幻灭》送交《小说月报》发表时,署名“矛盾”,后来怕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就改成了“茅盾”。他之所以署名“茅盾”,是因为他当时的思想也确实是极其矛盾的。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从而导致了大革命的惨败。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形势急转而下,这引起了茅盾思想上的强烈震动,由于对革命前途缺乏正确的估计和认识,他一度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这一时期他虽然坚持创作,写出了敢于反映光明和黑暗交织的社会现实的作品,如《蚀》和《野蔷薇》,但这些作品都没能避免那种矛盾情绪。
《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是描写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的。章静、方罗兰、张曼青、章秋柳这些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高潮时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他们不愿与国民党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局限性,看不到正确道路,虽然也向往和追求革命,最终却不免于动摇和失败。《蚀》中的思想矛盾是明显的:虽展示了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场面,却又过多写出了阴暗消极的方面;虽对黑暗势力充满憎恨,面对革命前景又抹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
同《蚀》一样,《野蔷薇》中的五篇小说也存在同样的矛盾。娴娴、环小姐、张女士、琼华等一群青年女子的爱情生活在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礼教下,都是“悲剧的或暗澹的结局”。
茅盾后来对他前期思想上的弱点曾自我批评过:“表现在《幻灭》和《动摇》里面的对于当时革命形势的观察和分析是错误的,对于革命前途的估计是有悲观的;表现在《追求》里面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也是既不全面而且又错误地强调悲观、怀疑、颓废的倾向,且不给以有力的批判。”
茅盾的这些作品在创作方法上也有矛盾,由于受左拉的自然主义影响,他纯“客观”地描写生活,缺乏主体的战斗意识,这也是造成作品调子低沉的一个原因。
茅盾当时还没有完全具备无产阶级思想,他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以才会在革命的形势剧变、革命处于低潮之际,造成精神上的苦闷彷徨。
上一篇:脑体收入倒挂的危害
下一篇:裴思谦依仗权势夺取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