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魏陇右三郡叛魏响应。当时魏明帝在洛阳,关中守将夏侯懋是一个平庸之辈,防备空虚,一时间曹魏政权朝野震惊。诸葛亮的大将魏延根据这一形势,建议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率主力由褒斜道攻取眉县,占领关中;魏延率一路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然后,两军会师潼关,挺进中原。当时,由汉中翻越秦岭进入关中的道路共有三条:最近的是中路傥骆道,魏军的防守力量主要集中在这条路上;其次是西路褒斜道。此路十分平坦、适合大军行进。最远的是东路子午谷,沿途又全是高山险谷,非常艰险。魏延的策略,恰好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只要他兵从天降,夏侯懋必逃无疑,魏明帝也措手不及,长安就会落入蜀军手中。可是,诸葛亮一向谨慎,认为这条计策非常危险,不如出陇右来得稳妥,他所要采取的战略是积小胜而为大胜,打算先平定陇右,再攻下关中,最后进军中原。所以,他对魏延的建议,坚决不予采纳。结果,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被迫撤回。此后,诸葛亮又屡出陇右,结果连遭挫折。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才采用了魏延的旧计,试图从褒斜道直取关中。但是,此时的关中,已非昔日可比,守将早已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采取了坚守疲敌的方针,不与蜀军交锋。这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的北伐事业,也以失败而告终。
战争是国力的综合较量,无论是财力、物力、兵力,蜀国都无法与魏国相比。弱小的蜀国根本无力与强大的魏国进行消耗战。要想以弱克强,必须出奇制胜。这样的先例,历史上比比皆是。可惜,诸葛亮谨慎有余,果敢不足,否定了魏延之计,不敢用奇。丧失了取胜的绝好良机。尽管有此失误,诸葛亮仍不失为智者。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不是值得人引为鉴戒的吗?
上一篇:几出戏画蛇添足与狗尾续貂
下一篇:勾心斗角,终致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