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然醒悟·桑榆已晚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弇州山人,明中后期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当时的李攀龙等六人合称明代文坛上的“后七子”,其文学主张与李梦阳等“前七子”基本一致,同属复古派。他们提倡“无一语作汉以后,无一字不出汉以前”;王世贞更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使复古倾向走上极端。
王世贞等人的文学实践是:文则刻意模仿秦汉以前的作品,讲求无一字无来历;诗则尽量取法诗经、六朝乐府和唐代的李灶。如此亦步亦趋,不仅导致文字佶屈聱牙,难以卒读,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赝古之作。这股复古模拟之风,在当时影响所及,以至于“轻薄为文者无不以王、李为口实”,其消极作用可见一斑。
其实,王世贞晚年也认识到复古的弊端,指出“剽窃模拟,诗之大病”.“书画可临可摹,文至摹则丑矣”。这是他一生创作的深切体会。可惜,由于他久在宗派之中,况且省悟时桑榆已晚,终无力纠正自己的偏差,成为本人的一大遗憾。他对自己文章的消极影响也甚感不安,说自己年轻时轻薄为文,悔悟时“行世已久,不能复秘,惟有随事随改,勿误后人”。
总之,作为一代文学宗师,王世贞的错误主张铸成了个人与文学之大不幸。但他知错能改,希望“勿误后人”,还是值得人们钦敬。世贞的文学主张,本意原在提倡秦汉时的朴质文风,出发点是好的,学习古人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继承与借鉴都只为更好地进行创造,若抛开这一条,一味“因循守旧”,则不免要出现泥古不化、是古非今的倾向。晚年的世贞在反省自己错误的同时,提出了“博古通今”的主张,他说:“夫士能通于古者固善,其弗通于今者,古则何有?我以古而诮人,人亦以今而诮我,其失究同也!”这句话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明鉴的作用。
上一篇:常态与变态
下一篇:康多塞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