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屈死暴君手
高颎是一位为隋朝的建立有不朽功劳又不幸被枉杀了的开国元勋。杨坚篡夺北周政权之初,高颎自告奋勇,监军东战场,一战而胜,扫平了统一的障碍。继而他又献奇策,挥师南下渡江,一举攻下建康,灭掉陈朝,亲手帮助杨坚实现了改朝换代的愿望。由于高颎才干出众,功勋卓著,杨坚发自内心地称赞他是“天降良辅,翊赞朕躬。”可怜的是,杨坚还在执政,就把高颎下了大狱,削去爵位,贬为平民。其子杨广虽一度起用高颎,但最后还是以“谤讪朝政”的罪名杀掉了高颎。由此可知,高颎的悲剧,是杨坚、杨广父子一手导演的。这其中的教训,首先因为杨坚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性多猜忌、不敢信任大臣的帝王。尽管篡位之初,能视高颎为心腹,建国之始能视高颎为“良辅”,但这都是特殊时期的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暂时的。其本质属性,还是性多猜忌!对这一根本点,高颎虽有所警惕,但也架不住皇帝给的一点点恩惠!可以说,得意忘形,忘记了杨坚的本性,是应记取的第一个教训。第二个教训,可以用“不听老人言,大祸在眼前”来概括。高颎的母亲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道:“你是富贵到了极点,就差一个头没有被砍掉,所以你要小心谨慎啊!”高颎以为,自己已经被削爵为民,从此可以免祸了,所以也就放松了警惕;而当隋炀帝杨广再次召他出山时,他竟欣然前往,而且忘记了平陈时曾和杨广结下过怨仇(高颎认为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是祸水,不让杨广占有,并杀了张丽华)。这如同“垂饵虎口”,岂有不被吞食之理?第三个教训,是无形的毁谤、谗言加速了高颎的悲剧进程。早在他受到杨坚信用时,就有人说他要谋反,甚至说高颎要学司马懿对待曹魏政权的样子,图谋不轨。本来就是篡权而立的杨坚,最怕的就是这一手!于是一气之下把高颎打入了监狱。猜忌、谗言加上高颎自己毫不警惕的愚忠,使一位文才武略盖世的元勋,屈死于暴君之手。
上一篇:骄兵之败·前车之鉴
下一篇:鲍狄埃也曾走过一段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