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19世纪的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输华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凡是有外国商品进口的地方和部门,都排挤着相应的中国手工业产品,相继占夺了中国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女工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东南数省的柏树(其果实可榨油点灯)都弃为无用之物;洋铁、洋钉入中国,使冶炼者多无事投闲。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由于进口洋纱的价格比土纱便宜,洋纱代替土纱。1872年至1890年,洋纱几乎每年都在跌价,最低时曾跌到1/3以上。据1887年海关牛庄的贸易报告说:“洋纱每包重300斤,卖价57两,而同样重量的一包土纱,卖价却在78两左右”。这样的土纱自然无法与洋纱竞争了。当时妇女手纺之纱,几乎无人过问。随着洋纱的进口,廉价的洋布也同时输入中国。尽管洋布不如土布坚实,但洋布价格便宜,十之七八的人还是喜欢用洋布。
铁的进口,在1867年是113,441担,到1885年增加到1,202,881担,不到二十年增加了十倍。1891年还一度增加到1,726,056担。据记载:“查洋铁畅销之故,因其向用机器,煅炼精良,工省价廉,察华民习用之物,按其长短大小厚薄,预制各种料件,如铁板,铁条,铁片,铁针等类,凡有所需,各适其用。若土铁则工本既重,熔铸欠精,生铁价值虽轻,一经炼为熟铁,反形昂贵,是以民间竟用洋铁,而土铁遂至滞销”。洋铁就占领了土铁的市场。如山东以前本省使用的土铁大部来自山西泽州府,现在(1869年)几乎已经完全被洋铁所代替了。洋铁成本比土铁低一半。广东汕头因为洋铁的形式便利,所以人们弃土铁而用洋铁。浙江人们都愿用洋铁,情况类似。随着土铁市场的丧失,炼铁等制造业陷于破产。如广东佛山镇的铁砖行,用生铁炼成熟铁,作为砖形,售诸铸铁器者,亦多之特产品。这样铁砖行,以前有十余家,今则洋铁输入,遂无此行业了。其他铁线行、铁钉行的命运也是如此。制铁业的破产,在沿海各省甚至内地(如山西)省分均有记载。
火柴是中国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但又是人们最欢迎的东西,因此它在外国输华商品中比任何一样东西都更迅速地增长。1867年进口仅79,236罗(每罗合144盒),到1880年为1,419,540罗,不到十五年增加了十八倍,到1894年竟高达6,615,327罗。由于火柴的使用一年比一年更为普遍,所以在大部分城市已经侵夺了火石和铁片的地位。
煤油在1874年以前,尚属仅见之物。当时不过好奇者用之。但到八十年代以后,煤油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煤油点灯比土造的花生油灯明亮,而且价钱只有花生油的三分之二,因此煤油的使用似乎愈来愈普遍。在各条约口岸周围相当大的区域内已经普遍使用煤油了。每个村庄都有廉价的煤油灯,最穷的人都买得起。近江海数省,每年畅销洋油数百万担。所以煤油的进口,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年增长。由于煤油进口数量的增长,代替蜡烛照明,于是蜡烛业受其排挤而衰落。
此外,如进口洋糖排挤国内的制糖业,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进口的蓝靛排挤中国的土靛,自靛油输入,种蓝者日少。以及洋针排挤土针,洋伞排挤土伞等等,不胜枚举。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说明西方机器产品的便宜和运输工具的变革,成了征服中国市场的武器。中国人民也应该拿起这个武器,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盈得外来的挑战。
上一篇:传媳不传女的技艺
下一篇:伯乐所识未必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