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说中的扁平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些作家开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蒋光赤是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蒋光赤的中篇小说《短裤党》描写了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的经过。正如作者立意要达到的那样,这部小说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证据”。作者说他在写作时常常为“热情所鼓动着,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做小说。”但是这种热情反而没有使作品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书中常使用大段的叙说,带有感情化,作者的评述、议论,忽略了细致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更为突出的是人物塑造方面的缺陷。
《短裤党》中的人物虽也有个性,但非常单一,显很概念化。史兆炎镇定、有头脑,患有胃病,杨直夫重病在身不忘革命,李金贵和邢翠英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表现出刚直和勇敢。但作者在表现这些形象时,除了几句人物的发言外,其思想性格的展现多靠作者亲自站出来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直接表白。比如作者这样写道:“金贵的意志如铁一样的坚,金贵的信心比石头还硬。金贵是一个耿直的工人,所知道的也就是关于工人阶级的事情”等等,用这样直接的叙述、议论代替了具体的行为、立体形象的刻画。所以人物不是生动可感的,而是扁平的;不是活现于读者面前,而只能流于肤浅的印象。
作者在另一部趋于成熟的作品《咆哮了的土地》中,对革命者的塑造有所超越,注意到了人物内心的描写,比如书中塑造的李杰这一形象,但总起来说仍未摆脱扁平人物的痕迹,这些都不能不导致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艺术上的重大缺陷。
蒋光赤的小说创作中形象塑造的缺陷并非孤立的现象,他的这种塑造方式在同期或以后的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如《故乡》中的余峻廷,《暴风骤雨》中的赵玉林,甚至解放后一些小说中的革命者形象,仍没有摆脱这种影响。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作者倾注了无限热情,赋予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完美的思想,往往忽略了对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探求,对多侧面性格的展示,使得人物完美得近乎单纯,理想得近乎神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给作家提出了塑造生活化的革命者的要求。反映解放战争的《红日》,在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就有所突破,注意到按生活实际表现人物,使英雄成为真实丰满的人。
当文学真正在把人还原为“人”时,其形象创作也便空破了扁平人的框框。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上一篇:陈宝箴的维新变法与失败
下一篇:革命文学中的宗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