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独生子女
——明明从小父母什么都不让做。3年级了,眼看孩子越来越横,父母才想起该让他劳动了。起床后让他去倒尿盆,他倒了三分之一,又端回来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都是我尿的呀?你们两个都尿了,各倒各的!”
——一个4年级学生,每天午饭都带一个鸡蛋,由父母剥净蛋壳,装进饭盒。偶尔有一次,装到饭盒的是没有剥蛋壳的鸡蛋,吃饭时这个孩子犯难了,左看右看,无从下手,只好带回家。母亲问他,回答是:“没有缝,我怎么吃?”
——夏令营,老师准备给每位同学买本《动物介绍》,每本5角,让班长收钱。一位学生先交,班长把交的5角钱找给了后面交了一块钱的同学。这个学生上来一把揪住班长问:“你干什么拿我的钱给她?就是不许把我的钱给别人!”说罢,左右开弓打了班长两耳光。
上述场面,来自《生活中的“小太阳”》(刊载《中国作家》1986年第3期)中的3幅素描。
在独生子女问题上,不少父母和老人,在不少事情上,都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与不自觉之中,愿望与实际的矛盾里进行着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独生子女上学之前,父母想的是只要“宝贝”身体长结实,花钱是不心疼的,于是,单调的高糖质食品、吃不完的巧克力,“坚决”达到了不让孩子长结实的目的,娇弱得象根豆芽菜。上学以后,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学而优则仕”就是目标。将来一定要当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宇航员,象天天用巧克力补养“宝贝”身体一样,天天用这些“信条”滋润“宝贝”的心灵。明知学习好仅是成为这些“家”的条件之一,却无情地掐掉了孩子们可能成为这些“家”的其他“根须”和“枝叶”。从小就自私、霸道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按什么样的标准做人做事?有些父母、老人对自己的孩子从来就不想到这一点,这也许就叫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忘掉了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总是严峻的,辩证法对谁都一样,绝不因为是“小太阳”,就特别厚待独生子女,特别厚待“你”的子女。
上一篇:“中国文学史”?“汉族文学史”?——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漠视
下一篇:“左联”五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