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说
功高震主之论出于韩信的谋士蒯通之口。当韩信建立奇勋,拥有重兵之时,蒯通曾劝韩信自立,韩信不忍。蒯通于是发了一大通议论说韩信:你自以为与汉王友善,想帮助汉王建立万世功业,可是你错了。当初张耳和陈余在布衣之时,曾结为生死之交,可是后来却因事发生争端,张耳投奔汉王,借兵杀死了陈余,他们俩在布衣时可谓交情深厚,可是一旦富贵就相恨得不能共立于世,其原因就在于人生多欲、人心难测。你和汉王以忠义相交,但你们关系没有张耳、陈余密切,你们之间争端的事也不是没有,你认为汉王不会害你,实在是自误大事啊。想当初大夫文种和范蠡把危亡的越国保存下来,又使得勾践称为霸主,可是他们建立功业所得的结果却怎样呢?范蠡逃亡,文种被杀。野兽尽,猎狗烹。以交情言之,你和汉王不如张耳、陈余;以忠信言之,你和汉王不如文种、范蠡与勾饯。这两桩事够你借鉴的了。我听说“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现在你渡西河,俘魏王,捉夏说,兵下井陉,杀成安君,占领赵国,制服燕国,平定齐国,南下摧垮楚军兵力二十万,东杀龙且,向汉王报捷,你的功劳在天下没第二人可比,你的谋略举世无双,现在你已具有功高震主的威势,挟有无法封赏的功绩。你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你;你归汉地,汉人害怕你。你凭这样的功威,能到那里安身?你身为人臣,而却威势震主,名高天下,你的处境不是很危险的吗? ——这段著名的议论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段话的确听来令人脊背发冷,毛骨悚然。韩信当时却没听蒯通之说,后来被刘邦所害时才后悔不已。
蒯通的话把人之间的关系描绘得十分自私可怕。好似人间没有什么真诚的友情和相互的信赖。这是他对那个社会观察或人生体验的结论。虽然蒯通之论不能说完全正确,“功高震主”不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规律,但其中也包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嫉贤妒能直到如今在社会上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上一篇:初衷救济贫困·结果适得其反
下一篇:化学大师莫瓦桑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