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为何才尽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省考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江淹早年的诗歌颇精工,如“凉草散萤色,衰树敛蝉声”(《卧疾怨别刘长史》),“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清思诗》)等,对仗精切,颇见锤炼功夫。淹诗善于模拟,其著名的《杂体诗三十首》,分别摹拟了自汉至刘宋三十位诗人的代表作,虽然缺乏艺术独创性,却颇能体会和表达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其中《陶征君·田居》拟陶渊明的田园诗,诸如“日暮巾紫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等句,深得陶诗意趣。因此,这首诗长期混杂在陶渊明诗集里,连深爱陶诗的苏东坡也未能分辨出来。
可是到了晚年,江淹再也没有象样的作品问世了,世人称之谓江郎才尽。但是,江郎为什么会才尽呢?其艺术创作的火花何以会熄灭呢?
事出有因。少年时代,江淹家境清贫,他苦志立节,沉默少言,绝少交游,终日奋学不辍。终于以才学结识了刘宋王朝的建平王刘景素,从此走上了席不暇暖、心劳日拙的仕宦之途。起初,当建平王刘景素为权势而要弃心机时,他还赠诗十五首予以讽劝。星转斗移,江淹本人也逐渐为权势名利而绞尽脑汁了。如:南东海太守回家理丧,作为郡丞的江淹执意要负责科理郡事,结果反被贬为吴兴(今浙江省吴兴省)令。再如,为了讨好齐高帝,江淹称他具备“五胜”优越条件,而敌方存在不可克服的“五败”,语涉谄媚,连齐高帝都连说:“君谈过矣。”江淹大权在握,军书表记,完全由他草拟,后又为骠骑豫章王(即肖嶷)记室兼东武令,参掌诏册,并掌管国史。明帝一即位,江淹马上又被任为廷尉卿,加给事中,迁冠军长史,加辅国将军。到了晚年,他得意地对子孙们说:“我平生所言的功名富贵都齐备了,人生应及时行乐,还要富贵到什么地步?”
一入仕途,江淹便汲汲于功名,耿耿于富贵,其全部精力和才智,完全耗费于升迁荣辱及名目浩繁的官样文章,诗歌创作自然就无暇顾及,偶然为之,也自难副盛名了。
上一篇:汉灵帝卖官鬻爵
下一篇:江采苹受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