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之梦
1924年11月,法国诗人布勒东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宣言,从而掀起了一场持续了半个世纪,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文艺大变革的催化剂,在现代主义文学大潮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超现实主义的前身是达达主义,主要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它国家辐射。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德斯诺斯等。超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是建立在弗罗伊德学说基础上的。他们反对传统艺术的思想观念和表现手法,认为现实只是“影子”,真伪莫测。主张作家去表现“超现实”,即梦幻的、无意识的“彼岸世界”。正如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借助于纯粹的心理自动性来表达思想真实的思维过程,思想的记录不受理性的任何制约,也与所有审美的或道德的偏见无关。”超现实主义认为只有无意识才是未受外界干扰的纯粹精神,是人类心灵活动最真实的显露,同时,人在梦境、幻觉中展示的一切才是摆脱了社会束缚的世界的本质和秘密。超现实主义在写作方法上采用自动化写作和梦境幻觉记录的手段,自动化写作就是让思想尽可能处于被动或接受的状态,记下无意识的思想活动,没有任何创作意图,构思主题。梦幻记录就是作家在一种催眠状态中,“把梦境的吩咐,把弗洛伊德所发现的这个黑暗世界的表现不加选择而尽可能地记录下来。”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根本上是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对立的,超现实主义作家因厌恶现实而逃进梦幻,强调梦幻的万能和个人无意识的作用,反对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认为超现实比现实更为真实可信。他们绝对否定理性、逻辑、道德、法律的作用。他们用极度夸张、变形的手法来揭露、批判荒诞的社会现实。但同时他们又陷入唯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坑。在艺术上主张意象和语言的非理性、循环思维的一般法则和语言的必要规范,以玄奥神秘的手法来进行创作,结果往往是连作家都难以读懂自己的作品,这最终导致艺术上的虚无主义。
上一篇: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论
下一篇:蹈覆辙章邯败,壁上观宋义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