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蒙受着说不清的羞辱
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弘死了,儿子刘辩登上了皇位,即是少帝。秋天,宦官与外戚、世族官僚争夺皇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凉州豪强大军阀董卓,进军洛阳,废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毫不掩饰要做皇帝的野心,弄得朝野怨怒。35岁的曹操,身为典军校尉,更是坚决反对。但董卓却看中了他,任为骁骑校尉,约与共商国事。但曹操却清醒地看到,董卓“终必覆败”,成不了气候。于是,他改名换姓,偷跑逃出了朝廷;还准备组织力量,兴师讨伐。董卓也心毒手狠,马上通缉全国,曹操一下子成了政治逃犯。逃到成皋(今河南荥阳县),曹操路过故人吕伯奢的家乡,便登门拜访。可是吕伯奢偏不在家,只有其子与宾客。这里,且不论是其子与宾客“共劫”曹操的马匹等物呢,还是曹操听到“食器声”而疑心,或者是怕吕伯奢报官而心虚;曹操“夜杀八人而去”,还“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是事实,这也就象一颗钢钉,钉在他人生的履历表中,钉在他事业与品格的价码上,成为他“奸雄”的得力佐证之一。
其实,曹操一心要铲除董卓,为国除害,如果客观地从这个实际出发,曹操不说有功当奖,至少不该被骂。但是,从当时到现在,从民间故事到戏剧舞台,曹操一直背着奸雄的臭名。假如他只做了不说,或做了之后尽量装饰,恐怕不致如此。
上一篇:景山槐树一历史的见证
下一篇:曾国藩撤掉举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