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晖舍己为人
东汉初年,河南南阳有个叫朱晖的人。他小时候父母就死了,一直住在外祖父家里,小朱晖从小读书就很勤奋,为人善良厚道,讲信义,性格正直刚烈。
在朱晖13岁这年,朝廷实行暴政,残酷地剥削劳役广大的穷苦百姓。各地农民因为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政府的统治,其中有一些不良之辈也乘机出来兴风作浪,抢劫、鱼肉百姓,真可以说是胡作非为。
有一天,朱晖和外祖父家的人去外地躲避灾难,走在半道上,突然听到一阵喝令声,抬头一瞧,一群歹徒挥舞着明晃晃的钢刀,拦住了他们。
一个满脸横肉的歹徒头子恶狠狠地大声喊道:“大家听着,要想活命,统统给我留下买路钱!”
众人吓得直哆嗦,口中一面喊饶命,一面慌忙将手中提的、肩上挎的、背上背的行李包裹,都扔在地上。几个与朱晖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吓得哇哇哭了起来,拼命将脸藏在浑身颤抖的妈妈怀里。
有几个歹徒,看见逃难的人中夹杂着穿红戴绿的年轻妇女,便色迷迷地盯住她们,发出一阵淫荡的笑声,喝道:“好漂亮的娘们,快把你们的衣服统统给老子脱下来!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几个年轻妇女惊吓得叫出了声,浑身颤抖得就像筛米糠。朱晖外祖父家的男人们一个个也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连头也不敢抬。
这时,朱晖手里紧握一把短剑,挺身向前,高声说道:“你们要是贫困得生活不下去了,可以拿些财物去。要众位大妈脱衣服,真是不知羞耻,跟流氓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们不听,我今天就和你们拼了!”朱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两道愤怒的火焰直射向这帮歹徒。
歹徒头子一下被朱晖的英勇气势给镇住了,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没想到一个孩子在明晃晃的钢刀面前,竟然有如此大的胆量,心里暗暗敬佩。便笑着说:“小孩子,你真是一条好汉!我们这帮人今天服了你,快把剑收起来吧!”说完,便带领他的同伙走了。
朱晖的父亲朱岑,曾与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有一份同学的交情。刘秀做了皇帝后,听说老同学已经离开了人世,非常伤感,便录用已长大成人的朱晖当了卫士令,后来升任临淮太守。朱晖从小养成的耿直脾性,做了官依然没有改变。他办事从不讲情面,因此不为上司所容。
朱晖终于在官场呆不下去了,罢官后回到乡间隐居,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
有一年,南阳一带遇到特大旱灾,河流干涸,田地龟裂,百姓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这时候,一些不法粮贩乘机囤积粮食,使得粮价直往上涨。家乡百姓纷纷携妻带子、离乡背井,到外地去讨饭流浪,饿死的穷苦百姓不计其数。
朱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多次跑到南阳府,要求惩办不法粮贩,动员富裕人家捐助粮食,帮助百姓度过灾年。他自己率先以身作则,将家里所有的粮食都拿了出来,救济贫苦的亲戚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百姓。朱晖倾箱倒箧、舍己为人的义举,受到了乡亲们的啧啧称道,他们都夸朱晖是“助民度灾的大救星。”
朱晖在乡间种种地、读读书,过着相当清贫的生活,但他的为人却很受人们的信任和尊敬。朱晖同县人张堪,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里见过朱晖,对他的人格很敬佩,处处以知心朋友的礼遇对待他,有一次对他说:“我的身体欠佳,恐怕活不了多久了。今天我想把爱妻托付给你,我死后请你多多照料她,拜托了!”
张堪当时很有名望,又是老前辈。朱晖听了他的这番肺腑之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答应吧不妥;不答应更不妥。他只好举了举手。
不久,张堪果然死了。朱晖心里很难过。当他听说张堪妻子生活十分贫困艰难的事之后,便亲自去她家看望,给了她一大笔赡养费。
朱晖的小儿子朱颉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很纳闷,就问父亲:“爸爸,您同张堪并不是老熟人,我长这么大也没见您与他有过密的交往,您为什么要帮助救济他的妻子呢? ”
朱晖慈祥地摸了摸小儿子的头,动情地说:“孩子,我同张堪平时的确交往不多。可是,张堪生前很信任我,把我看成他的知心朋友,将妻子托付给我照料。当初我虽然没有口头答应下来,但心里还是答应了的。今天他的妻子生活有困难,我怎么能袖手不管呢?”
“您把那么多财物给了她,咱家的生活不是更贫困了吗?”
朱晖回答道:“凡事应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对吗?咱家的生活暂时贫困一些并不可怕,我们都有一双手,能够让生活好起来的!”
朱颉听后,连连点头,表示理解了爸爸。
在乡间,朱晖曾与同乡人陈揖交过朋友,关系很亲密。陈揖死后,留下一个遗腹子叫陈友。朱晖很可怜陈友,经常出钱资助他的生活、学习,还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念书。陈友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一片爱心,他学习勤奋刻苦,头脑聪慧机敏,富有理想和志气,很讨朱晖的喜欢。
有一年,丞相桓虞担任南阳太守,听说朱晖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仗义,就慕名到他家来拜访。
桓虞在朱晖家,见他的长子朱骈长得一表人才,待客接物彬彬有礼,又颇有学问,便对朱晖说;“郡里有个掾史官刚刚病故,需要有人补缺,我看大公子不错,一定能胜任这个职务,我想召他去做这个官,您同意吗?”
朱晖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子,客气地推辞道:“我这孩子虽然读了点书,但学问还不深,才智也一般,我担心他不能胜任这个官职,还是另选能人吧。”
桓虞哈哈笑了几声,坚持说:“您太谦虚了!您培养出来的人,一定不会错的!还是让他去吧,郡里正需要人。”
朱晖想了一会儿,很郑重地说:“太守如果真想选拔人才担任掾史官的话,我看亡友陈揖的儿子陈友更合适。他有理想有志气,又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比我儿子强多了。我推荐陈友怎样?”
桓虞觉得朱晖说得很真诚,更加钦佩朱晖的人格了。他忍不住赞叹说:“世上的人有谁不为自己儿孙的前途着想呢,没想到您这么不徇私情,执正持平。果然名不虚传,令人敬佩!好,那就录用陈友了! ”
从这以后,朱晖舍己为他、仁爱待人的美名越传越远。
上一篇: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一篇: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