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贫困生梦的胡安梅
胡安梅是我国湖北口回族乡桃园沟村小学校长,十堰市第二届党代会代表,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十七大代表,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等。
1992年农历正月初十,北风呼啸。在火地沟教学试点,胡安梅的父亲、51岁的民办教师胡德荣在严寒之中猝然倒在三尺讲台上。
临终前,父亲胡德荣颤抖着摸出一份账单,并交给胡安梅:“父亲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只有这么一张……账单。”说完,他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曾在那时,地处秦岭腹地桃园沟的人们过着“山顶洞人”般的生活。1971年,为了让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政府在此地开办教学点,胡德荣便成为这里唯一的民办教师。
22年以来,他耗尽心血,送走一茬又一茬的学生,留下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960元的学费欠单。攥着这份发黄的欠款单,刹那间,胡安梅的眼泪禁不住直往下流。
胡德荣老师去世以后,村子里再也没有识字的人可做老师,外地老师又不愿意前往此地进行教书,于是,教学试点只好暂停,23名学生只能随之辍学回家。
那年夏天,18岁的胡安梅刚刚初中毕业,父亲去世后,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宛如雪上加霜。尽管胡安梅在校时品学兼优,但她不得不放弃求学的愿望。她曾暗自与几位同学相约外出打工,但这时,母亲却试探性地说道:“安梅,父亲去世后,火地沟就你读完了初中,孩子们盼着你回来教书哩!”
望着23名儿童在山上山下无所事事地游荡,忆起父亲所留下的发黄账单,一番认真斟酌之后,胡安梅决定停住外出打工的脚步,暂时教半年尝试一下。
同年9月1日,胡安梅毅然走上父亲倒下的讲台,一时间,她百感交集:学校仅仅只有一间破教室,由于黑板褪色,必须用墨水涂黑才能写字;由于地面潮湿,必须踩上去才能渗出水来……但她并没有因艰苦的条件而畏惧。
一个学期下来,胡安梅所教的学生80分以上的占70%,其中还有3个90分以上的,她也因此被乡里评为优秀教师。望着学生们所取得的进步与23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情不自禁地哭着说道:“我不走了!”
当时的民办老师月薪只有59元。半年之内,胡安梅不但没有收回父亲的一分欠款,反而将自己的全部工资用来为学生垫学杂费。由于教书越教越穷,她在无形中又萌生出外出打工的念头。
有一次,胡安梅正在上课的时候,猛然间发现窗外一双大眼睛直溜溜地盯着黑板。当她走出教室后,一个小女孩扑到她的面前,向她询问道:“老师,我能读书吗?”
“能,当然能!”胡安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但我爸爸说家里穷,读不起书!”那个小女孩接着说道。
一番思索之后,胡安梅对小女孩说道:“上学不要钱,不要钱!”晚上,躺在床上的胡安梅辗转反侧,迟迟睡不着觉。她终于体会到父亲教书受穷而又痴心不改的内涵:他只是不愿使父老乡亲一代代地贫穷下去。
尽管山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依然将家中异常珍贵的一个苹果或几颗爆米花带给胡安梅吃。不仅如此,懂事的山村孩子时常感动着她:由于贫穷,许多孩子在上学的途中把鞋拎在手里光脚走路,到达学校后再把它穿上。与此同时,他们还时常这样风趣地说道:“脚磨破了可长好,鞋子破了就没了。”
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胡安梅产生这样一种信念:不能让任何一个适龄孩子辍学。在第二个学期,九名学生陆陆续续地失学。村民范昌学曾是她父亲的学生,读了三年书却没交一分钱的学费,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又全部失学在家。
胡安梅苦口婆心地对他说道:“叔叔,让孩子们读书去吧。”
“胡老师,过去欠你父亲的学费我还记得,可他们的母亲去世早,哪里有钱读书呀?”范昌学囊中羞涩地说道。
“没钱我垫,但他们必须读书才行!”胡安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范昌学哭着对两个孩子说道:“你们一定要记住胡老师的情分啊!”就这样,她磨破嘴皮,使九名失学孩子全部返回学校。
1996年暑假,湖北省政协干部吴文荣为其寄来第一笔捐款。望着眼前的650元钱,刹那间,朴实的胡安梅感到无所适从。对于她个人及其家庭而言,钱尤为需要。
家里五口人挤在两间破旧的石板房里,除过年之外,全家成员都没有吃过油,即使连平时吃盐,也会感到有所紧张;由于其母有严重的胃病,每次犯病时都是在附近赊些药片;其贷款读函授的利息也在日益增长……
然而,一旦想到孩子们贫困的生活与渴望求知的眼神,胡安梅的心里就会感到难以平静。于是,她便与妈妈商量此事,在一番深思之后,妈妈回答道:“你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教好,你看着办吧。”
第二天早晨,胡安梅主动找到村组干部并积极组织劳力,用此笔钱购买玻璃、钢筋、石灰,为破烂的教学试点粉刷墙壁,翻盖房皮,修理桌椅等。汇款接踵而来,10元,100元,1000元,10000元……那年冬天,来自全国28个省市与新加坡的捐款共达三万多元,社会来信高达4000余封。
原广东省公安厅干部董爱华,千里迢迢地来到桃园沟看望胡安梅,并当场为其捐款2万元;陕西省新荣县民办教师李峰,为其寄来妻子所卖山楂而挣得的16元钱;十几所高校,先后邀请胡安梅为大学生进行演讲……猛然间,一张张汇款单,一封封来信,使她感受到丝丝关怀与阵阵鼓励。
同年冬天,胡安梅向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申请书里写道:“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山沟里的教育事业。”
在年关的时候,刚放寒假的胡安梅一回到家,便听到弟弟妹妹的抱怨:“过年连肉都没称,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这还叫‘过年’吗?”胡安梅顿时一阵愧疚,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上30元钱,准备前往集市购置年货,并为弟弟买一件新衣服。
然而,在途中,胡安梅遇到扛着柴火赶集的楚连英同学。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她的母亲病了,由于假后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学费,母亲才让她自己想方设法地挣钱。
望着被寒风吹得瑟瑟颤抖的小连英,胡安梅鼻子一酸,对她说道:“连英,我这里有30元钱,你拿回家给妈妈看病吧,明年上学的时候,你不用交纳任何费用。”
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如一支蜡烛,用那颗晶莹的爱心,那份无私的情怀,为山区的贫困孩子,为家境贫寒的民办老师奉献着自己的火红青春。
上一篇:因为爱,她没有辍学
下一篇:在农村工作的女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