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
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即宋太祖。宋王朝的建立者。祖籍涿州 (今属河北)。他的父亲赵弘殷于五代后唐都城洛阳任禁卫军军官,他便生在洛阳夹马营。后晋定都开封,他在12岁时又随着家庭搬到汴京。
赵匡胤从小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长大后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帮郭威夺取政权,建立后周,因功被提升为禁卫军东西班行首。
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赵匡胤屡立战功。在与北汉刘崇进行的高平 (今山西高平东北)之战中,当后周军队溃退时,赵匡胤临危受命,带兵冲向敌阵,占领有利地形,迅速扭转局势,取得了辉煌胜利,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随后在西征后蜀时,赵匡胤又出谋献策,帮周世宗攻下秦、凤、阶、成四州。继而对南唐用兵,赵匡胤先在涡口 (今安徽怀远东北) 大败南唐军,击毙南唐将领何延锡,又利用小路,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攻下滁州(今属安微)。后又率兵2000屯驻六合,打败了兵力10倍于己的南唐军,迫使南唐献出江北十四州。他机智勇敢,深得周世宗的信任,被提升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显德六年 (公元959年) 升为殿前都点检。
周世宗取得南唐江北十四州后,挥师北伐,准备解除契丹的威胁。但不幸因病回师。病逝后,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仅7岁。“主少国疑”,人心浮动。赵匡胤当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便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在赵匡胤等人的策划下,后周显德七年 (公元960年) 正月初一,朝廷忽然接到镇、定二州送来的假情报,说契丹和北汉联兵来犯。朝廷信以为真,命赵匡胤率兵迎战。赵匡胤的军队到达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时,他授意将士散布 “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能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等言论,并由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到他身上,拥立他回开封做皇帝。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便着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从事统一工作。经过反复分析比较,他决定采取“先南后北” 的战略方针,留下北汉,作为宋辽之间的缓冲,先平定南方诸国。
统一战争势如破竹。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宋军灭荆南,取得其所辖3州17县的疆土。随后,又乘胜平定湖南。乾德三年灭掉后蜀。开宝四年 (公元971年),宋军灭南汉。又获得60个州,计214个县的地盘。开宝七年,赵匡胤派10万大军征南唐,在采石大败南唐军队。第二年攻破南唐首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国主李煜投降。得19州,3军,108县。吴越等割据势力,也先后降宋。
统一南方之后,赵匡胤对北方劲敌契丹,一方面采用积极的防御政策,另一方面又注意友好往来,对契丹人民展开心理攻势,“布声教”欢迎归附,为了边境安宁,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首先考虑通过和平方式收复燕云十六州,倘不得已再诉诸武力。对南诏和西夏也是这样。
国家统一后,如何防止分袭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是摆在赵匡胤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是分散各级官吏的权力,让皇帝独揽一切。在中央,设枢密使管军政,设三司 (盐铁、度支、户部)管财政,以分宰相之权,使宰相只有一般的行政权。而且枢密使与宰相地位相等,号称“二府”。并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下设枢密副使,以分“二府” 之权。在地方上,陆续由中央派文臣到各地当知州、知县,代替武将掌握地方政权,从而避免武将称兵割据的危险。并在知州之下设置通判,让知州与通判互相制约,通判有权直接向皇帝奏报机密。
第二是规定各地除留必要经费外,所有赋税收入一律上缴朝廷。在各路设置转运使,专门负责将本路各州县财赋输送到中央。改变了唐朝安史之乱以至五代以来各地藩镇掌握财政大权,截留财赋,地方经济实力膨胀,从而飞扬跋扈的局面。
第三是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建隆二年 (公元961年),赵匡胤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举行宴会,会上赵匡胤以威逼利诱为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迫使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纷纷自动请求交出兵权。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开宝二年,他又用同样手段,罢去王彦超等人的节度使职务,解除了藩镇的兵权。赵匡胤把总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一职撤销,让禁军由殿前都指挥使等三帅分领。但三帅有管理和训练军队之权,而无调兵之权,调兵之权掌握在枢密使手上;枢密使虽有调兵之权,而又无指挥权,指挥权在皇帝手里。赵匡胤还让部队经常调动,长官经常变换,“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以防他们结成死党。
赵匡胤注意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治理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交通。中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宋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与赵匡胤开创的良好条件分不开的。
赵匡胤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处理问题不独断专行,也不优柔寡断。赵匡胤曾刻制一块誓碑,锁在太庙里,只有后代新天子即位时,方准许默读一遍誓词,连心腹大臣也不知誓词内容。直到金兵打来,北宋灭亡,大家才看到这块碑,原来上面写了三方面内容: 一是保全和优待后周皇帝柴氏子孙。二是不杀士大夫。三是不杀上书言事的人。为了保证言路畅通,如此保护知识分子和上书言事的人,是很难得的。
封丘县陈桥乡陈桥村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赵匡胤虽是武人出身,但好学不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他深知读书人的作用,说: “作宰相当须用儒者。” 即位不久,就请道士郭无为到崇政殿为他讲书。后来,崇政殿说书竟成了官名。又说: “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
赵匡胤生活简朴俭约。“常服浣濯之衣”。“寝殿设青布缘苇帘,宫中闱幕,无文彩之饰”。他说: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他对那些贪官污吏严惩不贷。仅开宝四年,他就在正月里杀了受贿的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四月里杀了贪污的监察御史闾丘舜,十月里杀了收贿的太子洗马王元吉。他还在这年十一月宣布,凡官吏受赃者不得赦免。他有个有名的座右铭: “治世莫若爱民,养生莫若寡欲。”
赵匡胤出身行伍,在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形势下,抓住机遇,通过武装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宋王朝,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夺取政权之后,又对政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变了君弱臣强的局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得于社会的发展。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上一篇:宋代的建筑大师李诫
下一篇:巾帼英雄刘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