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事家李化龙
李化龙(公元1555~1611年)字于田,号霖寰,明直隶大名府长垣县(今属河南)人。幼年时勤奋好学,既努力读书,又爱习武射箭。神宗万历元年 (1573年)考中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初任河南嵩县知县,年甫20,敢于为民除害,治绩卓异。后升任南京工部主事,负责本署的总务,历右通政使(通政司行政长官),二十二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地位略次于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与总兵官董一元同心协力,加强守御。二十七年三月,命李化龙以故官总督湖广、四川、军务,兼巡抚四川,率军平定了杨应龙叛乱。因父去世,乞归守制。三十一年,任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事务,以治绩卓著晋为兵部尚书。三十五年夏,起为戎政尚书,致力整顿军事,指出军政11滥,12苦,19宜。在兵部左、右侍郎皆空缺的情况下,主持兵部工作,官居一品,秩满,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因劳成疾,卒于任上,终年58岁。
李化龙死后,葬于长垣县南10里傅家堤。谥襄毅。李化龙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明朝内外交困日益严重的时期,也是一些有识之士致力于改革的重要时期。从徐阶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政治改革,经高拱,再到张居正的全面改革,都是极力谋求由乱到治的策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随着张居正的去世,神宗亲政,改革的成果逐渐化为灰烬,社会各种矛盾在激化,明王朝坐在危机的火山口上。
辽东地区是明边疆防务的战略要地。时至明中后期,辽东局势混乱,军政废弛,蒙古泰宁、福余、兀良哈三卫贵族不断兴兵掠夺骚扰,辽阳、锦州等地,受到严重破坏,其“残破视各边为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万历二十二年五月,明政府决定升任李化龙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李化龙就任后,与镇守辽东总兵官(统兵武官)董一元等,大力整顿军政,“筹攻守,足兵饷,明斥堠,严侦探”,严明赏罚。针对蒙古贵族的来犯,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先歼其中之一部,再及其余的战术,把重兵屯于镇武堡,待机出战。先后在靖远、高平阻击了来犯之敌。为了争取东北各族人民的归附,发展辽东的社会经济,李化龙提出恢复开原 (今属辽宁) 马市和设置义州 (今辽宁义县) 木市的主张。他在《议义州木市疏》 中说: 在义州设立木市,既“有利于民,不费于官”,也有利于争取东北地方各族人民。明政府当即批准了这些建议, 在东北地区收到了 “边塞詟(音哲)服” 的效果,为汉族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也因此而晋升为兵部侍郎。
万历二十七年,西南地区播州土司杨应龙发动武装叛乱,妄图据有四川,割据称雄。播州位于四川、贵州之间,南北长十余里,东西宽一千三百余里,是苗、瑶、彝等族聚居地区。杨应龙纠集叛军数万, 所到之处, 焚杀抢掠, 致使“七民流散, 商贾不行”,人民无不切齿痛恨。明朝守军,连战遭败,飞章向朝廷告急。明政府于这年三月任命李化龙总督湖广、四川、贵州三省军务兼四川巡抚。李化龙受任后,加紧平叛部署,调集了7省24万兵力,于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在重庆举行誓师大会,号召各军官兵,同心协力,歼灭叛军。其具体部署是: 分兵八路,同时出击,从川、贵、楚三个方面,分进合击。在当地各族人民支持下,经过114天的激战,六月四日,攻克了叛军最后盘踞的据点海龙囤,杨应龙走投无路,自缢而死,其子杨朝栋等百余人被俘。不但成功地平息了这次分裂叛乱,同时杨氏在播州地区自唐末以来,历时800余年,传29世的统治也自此而告终结。李化龙在平定杨氏叛乱后,从加强对贵州地区的管辖出发,提出12项建议: 对于参加叛乱的一般群众,不予追究。废除当地的土司制度,按内地府、州、县的建置,设立遵义、平越二府,分隶四川、贵州布政司 (省)。由朝廷委任的地方官府招辑流亡的各族民众,恢复驿站,发放社会赈济,清丈土地,按人分给田亩,鼓励发展生产。还提出在当地设立学校,改革当地落后的风俗习惯等。明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万历二十九年四月,完成了在播州地区建立府、州、县级政权各项工作。
万历三十一年,北方河患严重,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漕运。明政府起用李化龙为工部侍郎,让他总理河道事务。李化龙就任后,从调查研究入手,亲自到徐、淮等地,详细地考察了黄河自河南归德而下及山东境内运河的河道,根据前人和当时一些水利学家的主张,提出了开挖淤河的规划。明政府批准了这个方案。于是李化龙调集民工,兴工开凿,同年八月,完成了由直河入洳河抵夏镇的第 一期工程,开河260里,使漕运避开了旧道300余里的风险。既使运河航运得以畅通,也为黄河治理奠定打下了基础。
万历三十二年,明政府升任李化龙为兵部尚书,协理戎政,后回部管事。在此期间,他主张加强蓟门防御,与北方蒙古等各族友好往来,保持并发展互市贸易,并对革除军政弊端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李化龙所撰《平播全书》前5卷为进军时奏疏,第6卷为善后事宜奏疏,第7卷为咨文,第8~11卷为牌票,第12~14卷为书札,第15卷为批详时文,真实地记录了他在平播过程中的全部活动,也是研究明中央与贵州地方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李化龙步入政治舞台,屡经调遣,始终都是忠于职守,以国事为重,鞠躬尽瘁,严以律己,时刻关心民间疾苦,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中央加强东北和西南地区的管辖,为发展东北和西南区域的经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明朝礼部在为他撰写的悼词中说: 李化龙 “文武殊猷,安攘大略……督抚疆场,则算无遗策。若乃开泇济运, 擘画精详,遂贻永利。入掌枢机,鞠躬尽瘁,有殊尤异迹。”这一评价是符合实际的。李化龙实为有明一代不可多得的“名臣”。
上一篇:方志理论学家蒋藩
下一篇:明代北方最大的藏书家朱睦㮮